相关习题
 0  115987  115995  116001  116005  116011  116013  116017  116023  116025  116031  116037  116041  116043  116047  116053  116055  116061  116065  116067  116071  116073  116077  116079  116081  116082  116083  116085  116086  116087  116089  116091  116095  116097  116101  116103  116107  116113  116115  116121  116125  116127  116131  116137  116143  116145  116151  116155  116157  116163  116167  116173  116181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不同的细胞的分泌物分泌方式有差异.分泌物形成后,如果随即被排出细胞,这种方式称为连续分泌;如果先在分泌颗粒中贮存一段时间,待相关“信号”刺激影响时再分泌到细胞外,称为不连续分泌.下图表示几种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据图回答
(1)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场所是[②]核糖体,对蛋白质进行糖基化修饰加工的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
(2)若该细胞为胰腺细胞,在条件反射中引起胰液分泌的“信号”是神经递质,接受信号的结构是受体,这种分泌方式属于不连续分泌.
(3)用3H标记的亮氨酸注射到胰腺细胞中进行追踪实验研究,可以发现分泌蛋白是按照②→③→④→⑤(用序号和箭头填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黑藻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生植物.因其取材方便,常作为生物学实验的材料.如图丙表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间、叶绿体与线粒体间的气体交换,图丁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如图甲所示,如果适当缩短光源与实验装置的距离,则单位时间内黑藻放出的气泡数量增加(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黑藻的叶肉细胞处于丙图状态时,对应图丁曲线中C点.(用字母回答)
(3)图丁中如果其他条件不变,CO2浓度增大,B点往左方向移;如果A点时CO2释放量为a μmol/(m2•s),C点时的CO2吸收量为b μmol/(m2•s),则在C点时O2的产生量为(a+b)μmol/(m2•s).
(4)图丁中曲线的意义是: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范围(光饱和点)后,光合速率不再增加
(5)图丙中由②进入叶绿体中的CO2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随后发生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此过程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H]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表为某同学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所看到的一些状况,请分析回答:
观察状况细胞形状染色体位置在整个视野中的位置
正方形细胞两极右下方
(1)该细胞是根尖分生区部位的细胞.
(2)这个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3)若要把这个细胞进一步放大观察,请从下列各项中选择正确的操作步骤,并按顺序排列A→F→E→D.
A.朝右下方移动装片,使需放大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B.朝左下方移动装片,使需放大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C.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D.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E.转动转换器,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F.调节光圈,适当增加亮度
(4)如图表示该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某时期模式图.请回答:该细胞此时有8条染色体,
0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请在图空白框内画出该时期的前一分裂期的状态.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通过实验研究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其中图甲是洋葱根尖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RNA含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结果表明DNA含量是正常细胞两倍的时期是cd,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较为活跃的时期是ac阶段.(填字母代号)
(2)图乙c时期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比例为2:1:2;
(3)可以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含量变化,研究中应选择的测量材料甲图的③部位(填序号);甲图中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制作有丝分裂装片的基本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制成的装片应先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找到分生区的细胞.
(5)已知如图丙的横坐标是每个细胞的DNA含量,在取样的6000个细胞中,处于M期(分裂期)的细胞数为300个,已知M期时长是1小时.请问,DNA复制期(甲图的b期)的细胞数是1500个,一个细胞周期的总时长是20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B.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C.区分物种有多种依据,但最终是看有无生殖隔离
D.不同物种的种群若生活在同一地区,也会有基因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普通棉花中含β-甘露糖苷酶基因(GhMnaA2),能在纤维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产生的β-甘露糖苷酶催化半纤维素降解,棉纤维长度变短.为了培育新的棉花品种,科研人员构建了反义GhMnaA2基因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棉花细胞,成功获得转基因棉花品种,具体过程如下.请分析回答:

(1)①和②过程中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分是HindⅢ、BamHⅠ、SmaⅠ.
(2)基因表达载体除了图示组成外,至少有复制原点、终止子、标记基因等(至少答两个).
(3)③过程中用酶切法可鉴定正、反义表达载体.用SmaⅠ酶和NotⅠ酶完全切割正义基因表达载体获得0.05kb、3.25kb、5.95kb、9.45kb四种长度的DNA片段,则用NotⅠ酶切反义基因表达载体获得DNA片段的长度应是6.0kb和12.7kb.
(4)④过程中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棉花细胞的过程中,整合到棉花细胞染色体DNA的区段是(含有E6启动子和GhMnaA2基因的)T-DNA,转化后的细胞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植物体.
(5)导入细胞内的反义GhMnaA2转录的mRNA能与细胞内的GhMnaA2转录的mRNA互补配对,从而抑制 (促进或抑制)基因的表达,其意义是阻止β-甘露糖苷酶合成,使棉纤维更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土壤农杆菌能将自身Ti质粒的T-DNA整合到植物染色体DNA上,诱发植物形成肿瘤.T-DNA中含有植物生长素合成酶基因(S)和细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R),它们的表达与否能影响相应植物激素的含量,进而调节肿瘤组织的生长与分化.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A.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升高时,诱发肿瘤生根
B.清除肿瘤组织中的土壤农杆菌后,肿瘤不再生长与分化
C.图中肿瘤组织在不含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
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肿瘤组织生长与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具有细胞结构而没有核膜的一组生物是(  )
A.霉菌、噬菌体、蓝球藻B.变形虫、衣藻、念珠藻
C.发菜、酵母菌、醋酸菌D.放线菌、圆褐固氮菌、支原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个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分析,该细胞有(  )
A.4个DNA分子B.2个四分体C.8条染色体D.4对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 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S1>S2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层.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蒸馏水,0.3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 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 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X(填代号).
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标号,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蒸馏水,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质壁分离.
(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细胞膜两种特性的实验现象是KNO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