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5993  116001  116007  116011  116017  116019  116023  116029  116031  116037  116043  116047  116049  116053  116059  116061  116067  116071  116073  116077  116079  116083  116085  116087  116088  116089  116091  116092  116093  116095  116097  116101  116103  116107  116109  116113  116119  116121  116127  116131  116133  116137  116143  116149  116151  116157  116161  116163  116169  116173  116179  116187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异常基因B.一定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
C.一定影响生长发育D.一定可以遗传给子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甲、乙两人同时做尿液检验,所采尿样标号分别为1号和2号,经斐林试剂测定发现:1号试管混合液50-60℃水浴2min后呈现砖红色,2号试管呈蓝色.判断最严谨的是(  )
A.甲出现尿糖,但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B.甲出现尿糖,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C.乙不可能是糖尿病患者
D.这种结果无法说明任何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千手观》得到观众的一致称赞.这些聋哑演员要准确理解指导教师的“手语”所表达的含义,依靠的中枢是(  )
①躯体运动中枢  ②躯体感觉中枢  ③视觉中枢  ④语言中枢.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1)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
A.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
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接种的菌种见图中文字所示.注:○为S型菌落,●为R型菌落);
C.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如图)

①制备符合实验要求的培养基时,除加入适当比例的水和琼脂外,还必须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盐、氮源、有机碳源、生长因子等,并调整pH.
②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2、3组.
③本验能得出的结论是S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④从你现有的知识分析,“R型菌变成S型菌”这一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的DNA仍有活性的原因可能是DNA对热稳定性较高.
(2)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上述细菌转化过程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请利用DNA酶(可降解DNA)作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①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
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均分为三份,标号为A、B、C,分别作如下处理.
组合编号ABC
处理不加任何提取物加入提取出的S型细菌DNA 
加入提取出的S型细菌DNA和DNA酶
第三步: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②预测实验结果:A、C组中未出现S型细菌;只有B组培养基中出现S型细菌.
③得出实验结论:DNA分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NA结构要保持完整才能完成此转化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1所示为人体内发生的相关细胞变化,请回答:

(1)如图涉及的生命活动包括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2)上述细胞中,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最高.能发生核膜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的细胞是胚胎干细胞、皮肤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肝组织干细胞.
(3)肝细胞在衰老的过程中,细胞核结构发生的变化主要是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4)图2为上述过程中的相关模式图,其中错误的是②④(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一)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甲,属于真核细胞的是乙.判断的主要依据为甲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乙有.
(二)某课题小组为探究甲图细胞壁的化学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糖类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
(1)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
(2)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编号为A、B.
(3)取A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并加热;取B加双缩脲试剂,摇匀.
(4)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现象及结果分析:
现象①:A出现砖红色沉淀,B出现紫色;
结论: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现象②:A出现砖红色沉淀,B不出现紫色;
结论: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而不含蛋白质.
现象③:A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出现紫色;
结论:细菌细胞壁中含蛋白质,不含糖类.
现象④:A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不出现紫色;
结论:细菌细胞壁中不含糖类和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豌豆的A基因控制某一优良性状的表达,对不良性状a基因为显性.用该豌豆杂合子(Aa)自交,子一代中淘汰aa个体,然后再全部自交,再淘汰…的方法育种,问该杂合子至少自交多少次后其后代中纯合子占有比例大于95%?(  )
A.4次B.5次C.6次D.7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研究人员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细胞分裂必需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下列有关说法比较合理的有(  )
①“ASURA”是在细胞分裂的中期在核糖体中合成的 ②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不复制)的过程中,细胞内一般不合成“ASURA”③缺少“ASURA”的细胞不能进行DNA的复制 ④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变化可能与“ASURA”的变化密切相关.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下面是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图1表示的反应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2)请据图1回答:
①.在有光条件下,停止供给CO2时,二磷酸核酮糖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D;磷酸甘油酸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C.
②.在CO2存在条件下,将植物从暗处移到明处后,磷酸甘油醛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B.
(3)图3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图4表示该植物在不同温度(15℃和25℃)下,某一光强度时氧气释放量和时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①.当图4纵坐标分别表示光合作用所产生氧气的净释放量和总量时,则它们分别是在光强度为4和2.5千勒克司下的测定值.
②.若该植物的呼吸商(呼吸商=呼吸放出的CO2量/呼吸消耗的O 2量)为0.8,在25℃条件下,1小时内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为16毫升.
③.若该植物的呼吸商为0.8,在25℃、4千勒克司光强度下,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除完全利用呼吸所产生的CO2外,每小时还应从外界吸收CO254毫升.
④.在4千勒克司光强度下,25℃时该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葡萄糖量是15℃时的1.4倍,这主要是因为温度影响光合作用中酶的活性(暗反应的酶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糖原和淀粉的彻底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B.双缩脲试剂能与两个以上肽键发生紫色显色反应
C.水是生物体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的终产物
D.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