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8353  128361  128367  128371  128377  128379  128383  128389  128391  128397  128403  128407  128409  128413  128419  128421  128427  128431  128433  128437  128439  128443  128445  128447  128448  128449  128451  128452  128453  128455  128457  128461  128463  128467  128469  128473  128479  128481  128487  128491  128493  128497  128503  128509  128511  128517  128521  128523  128529  128533  128539  128547  170175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过程中不属于体液免疫过程是( )

A.抗原识别的阶段

B.形成效应B细胞

C.形成效应T细胞

D.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研究揭示,与病毒和肿瘤作战的T细胞,具有短期保护和长期保护的分工.当研究人员捕捉到刚刚分化的T细胞时,T细胞相反的两极分别生成了两类不同的蛋白,一类蛋白带有“战士”的分子标记,另一类则显示“记忆细胞”的特性,而记忆T细胞能潜伏多年,以防备未来的异物入侵。下列关于记忆T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地产生大量的抗体

B.记忆T细胞一旦产生就能够永久记忆

C.记忆T细胞能够呈递抗原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D.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相比,细胞中的DNA相同,RNA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影响生长素的合成,植物的向光性只与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

B.根的向地性充分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而茎的向光性没有体现生长素的这一特性

C.油菜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大量生长素类似物可避免减产

D.若儿童食用乙烯利催熟的水果则会导致性早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标记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理甲图中A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甲图中B端,能在甲图中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乙图中B端,不可能在乙图中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的是( )

①顶端优势 ②根的向地性 ③茎的向光性 ④茎的背地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

A.背地(心)生长 B.向水平方向生长

C.向光生长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顶端优势是由于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麦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农民最终收获的草莓与生长素有关而与乙烯无关

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探究过程的注意事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B.找准枝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

C.所用每个枝条都应留3~4个芽

D.此探究活动中不存在对照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⑤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④⑤ 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