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8557  128565  128571  128575  128581  128583  128587  128593  128595  128601  128607  128611  128613  128617  128623  128625  128631  128635  128637  128641  128643  128647  128649  128651  128652  128653  128655  128656  128657  128659  128661  128665  128667  128671  128673  128677  128683  128685  128691  128695  128697  128701  128707  128713  128715  128721  128725  128727  128733  128737  128743  128751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生殖季节,一只雌蛙产4000粒卵,能与精巢中多少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受精形成受精卵(  )
A.4000个B.2000个C.1000个D.50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长翅红眼(VVSS)与残翅黑眼(vvss)果蝇杂交,F1均为长翅红眼,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F1自交后,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中,杂合子占多少(  )
A.$\frac{1}{2}$B.$\frac{1}{4}$C.$\frac{2}{3}$D.$\frac{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4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3种生物的细胞有明显区别(  )
A.酵母菌B.衣藻C.青霉菌D.乳酸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过程,从小鼠的脾脏中取得的“小鼠细胞”是B淋巴细胞,从小鼠体内提取分离该细胞之前,应给小鼠注射的特定的物质是(特定的)抗原.
(2)图中B过程是细胞融合,该过程需要用灭活的病毒(或灭活的仙台病毒)、聚乙二醇或离心、振动、电激等诱导.
(3)特异性抗体的获取方法也可以采用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使动物产生抗体,然后从动物
血清中分离所需抗体.与这种方法制备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等优点.
(4)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的环境条件有无菌、无毒、适宜的温度和pH、合适的气体环境、营养物质,动物血清等.
(5)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应用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胰岛素的A,B两条肤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肤链
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也与空间结构有关
D.构成胰岛素的氨基酸一定有20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玉米原产于美洲,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有抗病与不抗病(A 和 a 表示),宽叶和 窄叶(B 和 b 表示)两对相对性状,现有一株抗病宽叶玉米自交,子一代表现型是抗病宽叶:不抗病宽叶:抗病窄叶=4:2:2.科学研究发现子一代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亲本中有2种基因型的花粉出现不育,则这两种花粉的基因组成为(  )
A.AB 和 AbB.aB 和 abC.AB 和 abD.Ab 和 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其他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的一项技术是(  )
A.动物细胞培养技术B.细胞核移植技术
C.动物细胞融合技术D.生产单克隆抗体的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一个色盲女人和一个正常男人结婚,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盲儿子,此染色体畸变是发生在什么之中?如果父亲是色盲,母亲正常,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盲儿子,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假如父亲正常,母亲色盲,儿子正常,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  )
A.精子、卵细胞、不确定B.精子、不确定、卵细胞
C.卵细胞、精子、不确定D.卵细胞、不确定、精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一对年轻夫妇已生育了一个女孩,想再生育一个男孩,则生育男孩的几率是(  )
A.$\frac{1}{2}$B.$\frac{1}{4}$C.$\frac{1}{6}$D.$\frac{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秸秆还田技术既是减少秸秆焚烧的重要措施,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发现,秸秆还田的过程中施加外源纤维素酶能起到较好的效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其中能够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的是葡萄糖苷酶.
(2)自然界中纤维素分解菌大多分布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从该环境取回的土样中含有多种微生物,该兴趣小组可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来帮助筛选纤维素分解菌.若右图为培养结果,应选择的菌株为菌Ⅲ(填“菌Ⅰ”“菌Ⅱ”或“菌Ⅲ”).
(3)对筛选得到的微生物还需进一步纯化培养以增加菌种的数量,为方便后续的计数,宜采用的纯化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4)为了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生纤维素酶的实验.利用纤维素酶能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还原性的葡萄糖这一特性,可利用斐林试剂判断微生物提取物是否起到了降解纤维素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