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8566  128574  128580  128584  128590  128592  128596  128602  128604  128610  128616  128620  128622  128626  128632  128634  128640  128644  128646  128650  128652  128656  128658  128660  128661  128662  128664  128665  128666  128668  128670  128674  128676  128680  128682  128686  128692  128694  128700  128704  128706  128710  128716  128722  128724  128730  128734  128736  128742  128746  128752  128760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达尔文发现加拉帕戈斯群岛的13种地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小岛上,下列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A.食物、栖息条件不同,但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相同
B.不同小岛上地雀的基因频率一旦出现差异,同一物种的地雀很快进化成不同的物种
C.同种地雀到13个不同岛屿后,形成的13个个体数量不多的种群,基因频率都相同
D.当13个不同岛屿的地雀基因库形成明显差异,逐步出现生殖隔离,就属于不同物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是某实验室做的通过动物纤维母细胞等获得单克隆抗体的实验研究,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Y细胞的名称是抗原刺激过的B淋巴细胞(或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
(2)①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脱分化过程,②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③过程中需用到的生物诱导剂是灭活的病毒.
(4)④处需要筛选,首先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然后对选出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5)若用含放射性32P标记的核苷酸的培养基培养Z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32P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生物体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核酸与脂肪共有的元素为C、H、O、N
B.细胞中存在的糖类并不都是能源物质
C.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中都有核糖体
D.细胞器之间都可以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图解,据图回答:
(1)图中有3条食物链,青蛙和麻雀之间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2)下面为碳元素流经麻雀种群的部分图解.
碳元素输入→麻雀种群→下一营养级
①碳元素通过麻雀捕食水稻和昆虫并同化(过程)输入麻雀种群.
②碳元素流经麻雀种群的过程还有自身呼吸作用、传到分解者.
(3)由于人类大量捕杀青蛙、麻雀和蛇,导致此农田生态系统组分减少,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DNA分子的复制,叙述正确的是(  )
A.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B.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C.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催化D.将亲代的密码子传给子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沃森和克里克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C.摩尔根通过红眼和白眼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回答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牛奶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生鲜牛奶中的微生物情况反映了奶牛的健康状况,也影响奶制品的运输和贮藏;牛奶在饮用前都要经过巴氏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
为检测消毒前后牛奶中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做如图1所示操作.用无菌吸管从三角烧瓶中吸取1mL生牛奶稀释液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如此重复3次,将10mL生牛奶稀释到10-4浓度后,取0.1mL滴在培养基上.

(1)巴氏消毒的方法是62℃30分钟,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厌氧异养.
(2)将牛奶稀释液滴加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如图2所示)应选择的涂布工具是B.该涂布工具最合适的灭菌方法是A.
A.火焰灼烧   B.高温高压灭菌   C.酒精擦拭    D.紫外线照射
(3)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数量,可评价食品是否受到污染.如表培养基配方中,大肠杆菌能够生长的是①,理由是该培养基为大肠杆菌生长提供了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成分及含量(g/L)蛋白胨 酵母膏 葡萄糖 蔗糖 K2HPO4  NaNO3MgSO4 NaCl FeSO4 
 ① 10    
 ②     310.01 
 ③ 10     
(4)从生牛奶取样培养得到的菌落中,混有各种杂菌,从中检测出大肠杆菌的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B.
A.班氏试剂    B.伊红美蓝    C.BTB     D.抗生素
(5)如图3所示,将大肠杆菌接种至培养基后,在2(填图中编号)区域出现了单个菌落,产生每个菌落的最初细菌数目是1个细菌.据图分析,在该培养基上划线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132(用编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如表Ⅰ、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丙能在Ⅰ中正常生长繁殖,而甲和乙都不能;甲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乙和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粉状硫
10g
K2HPO4    4gFeSO4
0.5g
蔗糖
10g
(NH42SO4
0.4g
H2O
100m1
MgSO4
9.25g
CaCl2
0.5g
++++-+++
+++-++++
++++++++
(+代表加入,-代表缺失)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自养微生物、乙是异养微生物、丙是固氮微生物
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为4种不同的育种方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至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 育种方式,这种方法属常规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 .A→B→C的途径表示 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中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2)B常用的方法为

(3)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

(4)C、F过程用到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如图所示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将其中构成人体的氨基酸缩合成化合物,则其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
A.3、3、2B.2、2、2C.3、2、3D.3、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