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4002  134010  134016  134020  134026  134028  134032  134038  134040  134046  134052  134056  134058  134062  134068  134070  134076  134080  134082  134086  134088  134092  134094  134096  134097  134098  134100  134101  134102  134104  134106  134110  134112  134116  134118  134122  134128  134130  134136  134140  134142  134146  134152  134158  134160  134166  134170  134172  134178  134182  134188  134196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图是人体内尿液的产生以及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表示水平衡调节中枢,A位于下丘脑;若A表示抗利尿激素.该激素由下丘脑产生.并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肾脏)(部位).若饮水过多时A的含量降低(填“升高”或“降低”).
(2)尿量增多,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宇母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膀胱壁感受器$\stackrel{a}{→}$脊髓中的排尿中枢$\stackrel{b}{→}$大脑皮层.
(3)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脊髓中的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这是一种正反馈(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
(4)由图可知控制排尿的中枢位于脊髓和大脑皮层,说明神经系统存在分级调节.
(5)某人因车祸胸部受伤,能感觉尿意,但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可能是图中的[c]传出神经受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表是某地区随着工业化发展桦尺蠖种群基因型频率各年统计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
基因型频率SS(黑色)10%11.5%15%19%
Ss(黑色)20%23%31%35%
ss(浅色)70%65.5%54%46%
A.第2年S基因的频率是23%、s基因的频率是77%
B.工业发展过程中污染物促使s基因向S基因突变
C.该现象说明自然选择直接作用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
D.黑色个体更适应后工业化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共同进化只能是不同生物之间共同进化和发展
B.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共同进化对被捕食者不利
C.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有氧呼吸的单细胞生物
D.有性生殖通过基因重组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成功率小于胚胎细胞核移植
B.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成器官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饲养层细胞
C.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细胞,具有二倍体核型,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
D.体外受精是精子和卵子在相应溶液中受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表示部分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回答下列问题([]中填编号,上填写文字).
(1)如果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人体增加散热,体温下降,使感受器兴奋,引起下丘脑释放的激素增加,同时下丘脑发出的相关神经还能引起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2)图中激素X是抗利尿激素.若激素X的分泌不足,则d处的液体量将会增加.与a处相比,d处的尿素浓度.
(3)人体正常饮食后,图中④胰岛素分泌增加,它可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摄入)转化和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研究发现,细胞中分解糖原的糖原磷酸化酶有两种结构形式:活化型酶a和失活型酶b,二者能够相互转化(如图1),酶a能够催化糖原分解,酶b不能催化糖原分解.科学家用肝组织匀浆和肝组织匀浆离心后的上清液、沉淀物(细胞质基质在上清液中,细胞膜及各种细胞器在沉淀物中)进行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

(1)选择肝脏作为实验材料主要是由于肝细胞中富含肝糖原.
(2)实验一表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能够增加,实验二表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很可能是通过促进酶b转化为酶a(或“提高酶K的活性”)实现的.
(3)据实验三和实验四可推测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受体最可能存在于沉淀物(填“上清液”或者“沉淀物”)中的某种结构上,这种结构最可能是细胞膜(填“细胞膜”、“细胞质”或“细胞核”).
(4)在实验一、二、四中均检测到一种小分子活性物质c,若要证明物质c能够激活上清液中的酶K,则实验组应选择的材料及处理方法为a、d、e(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上清液  b.沉淀物  c.肝匀浆  d.加入物质c  e.检测酶a含量  f.检测酶b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表示某山地针叶林群落向常绿阔叶林群落演替过程中马尾松和甜槠两种植物的年龄结构,I~V表示植株的年龄由小到大.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统计不同群落中马尾松和甜槠的种群密度时要用样方法
B.该山地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C.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中甜槠的种群数量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增多
D.三个群落中马尾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均属于衰退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科学家将四种遗传基因导入皮肤细胞,发现皮肤细胞可转化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即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回答下列问题:
(1)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可以由早期胚胎中的中分离出来的一类内细胞团细胞,在形态上具有的特征是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
(2)在培养iPS的培养液中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可以诱导iPS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以供移植,还可以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核移植技术或治疗性克隆(列举两种)等现代生物技术来获得可移植的器官.
(3)将四种遗传基因导入皮肤细胞需要用到的工具有限制酶、DNA连接酶、载体.iPS的形成说明导入的四种遗传基因能够影响皮肤细胞中基因的表达(或转录、翻译).皮肤细胞能够被诱导形成iPS,是因为皮肤细胞具有全套的遗传信息.
Ⅱ.(1)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分析,不合理的观点是(多选)AC
A.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不会与野生物种杂交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
B.运用重组DNA技术可以将致病菌或病毒改造成威力巨大的生物武器
C.我国的政策是禁止进行治疗性克隆人
D.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或者引起中毒
(2)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实例中,正确的是(多选)ABCE
选项有关事例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
A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次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
C无锡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违反协调与平衡原理
D前面造林,后面砍林违反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E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又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做了一定控制遵循物种多样性和
协调与平衡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间竞争、基因重组和外来物种入侵都是影响生物进化的因素
B.植物中通过自花传粉产生后代的方式能加快生物进化速度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对象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物种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动物的培育离不开胚胎移植技术
B.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受精卵经过卵裂形成桑椹胚
C.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可获得遗传特性相同的后代
D.利用某一胚胎的干细胞进行多组核移植,产生的动物中雌雄理论比例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