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4029  134037  134043  134047  134053  134055  134059  134065  134067  134073  134079  134083  134085  134089  134095  134097  134103  134107  134109  134113  134115  134119  134121  134123  134124  134125  134127  134128  134129  134131  134133  134137  134139  134143  134145  134149  134155  134157  134163  134167  134169  134173  134179  134185  134187  134193  134197  134199  134205  134209  134215  134223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人体的呼吸中枢、身体平衡中枢、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分别是(  )
A.脑干、小脑、脊髓B.下丘脑、小脑、大脑
C.小脑、脑干、脊髓D.大脑、脑干、下丘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各器官之间功能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都是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实现.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使之产生相应的反应的过程.图是几种细胞通讯的实例.

①图l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物质,作用于肝细胞,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是促进肝糖原的合成.肝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②图2中,若在e处给以适当刺激,则a、b、c、d、e中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d.
③上述两图中细胞间传递信号的物质有激素和神经递质,上述过程表明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有分泌、识别、信息传递.
(2)向小白鼠体内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会使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不同的假说:
假说一:该现象是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
假说二:该现象是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
为了验证哪一假说与实际情况相符,进行了如下实验:材料与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A、B两组小白鼠、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手术器械等;
实验步骤: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切除A组小白鼠的甲状腺,B组做相同的外科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向两组小白鼠注射等量且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A,B两组小白鼠一段时间;测定两组小白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A、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都下降,则支持假说一.若A、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A组上升B组下降,则支持假说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
B.B细胞和T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免疫机能有缺陷
D.HIV攻击人体T淋巴细胞,导致人体丧失一切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a、b、c表示细胞.①②③④⑤⑥表示过程):
(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体液免疫,图中b在人体内是由B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裂、分化而来.
(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a、c、d.表示反应阶段的②③⑤过程是(填数字).
(3)当抗原经过④⑤过程时,人体内产生d过程的主要特点是数量多、速度快.
(4)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则该免疫过程产生的物质d可攻击心脏瓣膜,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自身免疫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淋巴细胞受某种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抗体(  )
A.有记忆功能,可在体内长期存留B.起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C.能针对各种抗原D.其化学本质是球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有记忆细胞产生.记忆细胞产生于(  )
A.感应阶段,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B.效应阶段,由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C.反应阶段,由B细胞和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D.反应阶段,由效应B细胞或效应 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大多数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康复时间大约为一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感染后会刺激人体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B.病毒进入人体后刺激T、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C.抗体吞噬、消化病毒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
D.康复过程中靶细胞裂解,这属于细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物质在B淋巴细胞的质膜上不能被特异性识别的是(  )
A.氨基酸B.抗原-MHC复合体C.DNA聚合酶D.胰岛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因Hl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D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B.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D.人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为验证细胞分裂素的这一生理效应,研究人员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如图)为材料进行实验.以未经处理的幼苗为对照组,则对实验组的处理为(  )
A.在①②处同时涂抹与对照组清水等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
B.切除②,在①处涂抹与对照组清水等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
C.保留②,在①处涂抹与对照组清水等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
D.切除②,在②处涂抹与对照组清水等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