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4214  134222  134228  134232  134238  134240  134244  134250  134252  134258  134264  134268  134270  134274  134280  134282  134288  134292  134294  134298  134300  134304  134306  134308  134309  134310  134312  134313  134314  134316  134318  134322  134324  134328  134330  134334  134340  134342  134348  134352  134354  134358  134364  134370  134372  134378  134382  134384  134390  134394  134400  134408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DHA对脑神经发育至关重要.以A、B两种单细胞真核藻为亲本,利用细胞融合技术选育高产DHA融合藻.两种藻特性如下表.
 亲本藻 优势代谢类型 生长速率(g/L•天) 固体培养基上藻落直径 DHA含量
(%0
 A藻 自养 0.06 小 0.7
 B藻 异养 0.14 大 无
据表回答:
(1)选育的融合藻应具有A藻产生DHA、自养特性与B藻快速生长的优点.
(2)诱导融合前需用纤维素酶处理两种藻,其目的是获得原生质体.
(3)通过以下三步筛选融合藻,步骤b可淘汰B藻,步骤a可淘汰生长速率较慢的藻落,再通过步骤c获取生产所需的融合藻.
步骤a:观察藻落的大小
步骤b:用不含有机碳源(碳源-生物生长的碳素来源)的培养进行光照培养
步骤c:测定DHA含量
(4)以获得的融合藻为材料进行甲、乙、丙三组试验,结果如图.
①甲组条件下,融合藻产生[H]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丙组条件下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②与甲、丙两组相比,乙组融合藻生长速率较快,原因是在该培养条件下融合藻既能光能自养,又能异养.甲、乙两组DHA产量均较高,但实际生产中往往采用甲组的培养条件,其原因是融合藻利用光能和简单的无机物即能生长,不需添加葡萄糖,可降低成本,也可防止杂菌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小鼠胚胎干细胞可诱导成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样细胞,将胰岛样细胞移植给患糖尿病小鼠,可使患病小鼠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鼠胚胎干细胞可来自对囊胚内细胞团的分离培养
B.移植前,患病小鼠体内靶细胞缺失胰岛素受体
C.移植后,小鼠体内靶细胞加强了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D.小鼠体内血糖浓度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鳟鱼的眼球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黄色,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aaBB.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红眼黑体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全部为红眼黄体,则该推测成立.
(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其基因型是AaaBBb,由于三倍体鳟鱼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难以产生正常配子,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乳糖酶能够催化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乳糖酶的制备及固定化步骤如下:

(1)筛选产乳糖酶的微生物L时,宜用乳糖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培养基中琼脂的作用是凝固剂.从功能上讲,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培养微生物L前,宜采用灼烧方法对接种环进行灭菌.
(3)纯化后的乳糖酶可用电泳法检测其分子量大小.在相同条件下,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电泳速度越快,说明其分子量越小.
(4)乳糖酶宜采用化学结合法(共价键结合法)进行固定化,可通过检测固定化乳糖酶的( 酶)活性[或(酶)活力]确定其应用价值.除化学结合法外,酶的固定化方法还包括包埋法、物理吸附法、离子吸附法及交联法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鸡的有羽毛颜色,BB为黑羽,bb为白羽,Bb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CL和C控制鸡的小腿长度,CLC为短腿,但CLCL胚胎致死.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F1
(1)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蓝羽短腿:蓝羽正常=2:1.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交配,F2中出现6种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为$\frac{1}{3}$.
(2)从交配结果可判断CL和C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显性;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是隐性.
(3)B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后者催化无色前体物质形成黑色素.科研人员对B和b基因进行测序并比较,发现b基因的编码序列缺失一个碱基对.据此推测,b基因翻译时,可能出现提前终止或从缺失部位以后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
(4)在火鸡(ZW型性别决定)中,有人发现少数雌鸡的卵细胞不与精子结合,而与某一极体结合形成二倍体,并能发育成正常个体(注:WW胚胎致死).这种情况下,后代总是雄性,其原因是卵细胞只与次级卵母细胞的极体结合,产生的ZZ为雄性,WW胚胎致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稻米有香味是优质水稻品种的重要特性之一,香味性状决定于一对控制酶合成的等位基因.基因A控制香味物质代谢的某种酶的合成,A存在时将导致香味物质不能累积,另外的染色体上存在控制水稻抗病与否性状的等位基因,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选择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性状统计结果如下:抗病60株、感病60株、无香味90株、有香味30株,则两个亲代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上述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frac{3}{64}$.
(2)用无香味植株作母本与香稻品种进行杂交,在2000株F1中仅有一株具有香味形状,母体的基因型为AA,出现一株具有香味形状的两种可能的原因是 ①某一雌配子形成时,A基因突变为a基因②某一雌配子形成时,含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3)抗病水稻(Bb)自交,若产生感病个体均不能结实,F1成熟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BB:Bb:bb=3: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沼气工程中,沼气是经过一系列厌氧发酵产生的富含甲烷的混合气体,其产生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沼气工程充分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B.图中二氧化碳主要产生于线粒体
C.配制动物细胞培养液时,加入的糖不可选用图中的二糖
D.沼气的产生是消费者、分解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基因型为AaBb的一对夫妇(a、b分别代表两种致病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他(她)们的一个健康儿子和携带甲乙两种致病基因的正常女子结婚,问:
(1)该对夫妇健康儿子的基因型有4种,占子代基因型的比例为$\frac{4}{9}$.
(2)该儿子结婚后,生一个患甲乙两种病孩子的几率为$\frac{1}{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自交,后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数是9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现有4个纯合香瓜品种A、B、C、D(彼此基因型不相同),其中A、B品种的果实形状为圆形,C表现为扁盘形,D表现为长形.现用这4个香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子一代与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请回答:
实验亲本子一代(F1子一代(F2
实验一AⅹB全扁盘形6圆:9扁盘:1长
实验二CⅹD全扁盘形6圆:9扁盘:1长
实验三AⅹC全扁盘形1圆:3扁盘
(1)香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如果将B和D进行杂交,则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圆形、100%,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圆:长=3:1.
(3)如果将长型品种香瓜的花粉对实验三得到的F2植株进行授粉.如果单株收获F2中的种子(每株植物单独分别收获其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再单独种植在一起将得到一个株系,观察所有的株系,理论上有$\frac{1}{4}$的株系全部表现为扁盘形,有$\frac{1}{2}$(比例)的株系表现为圆形:扁盘=1:1.如果单株收获F2中扁盘形的种子,再种植形成一个个株系,则理论上有$\frac{1}{3}$(比例)的株系全部表现为扁盘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