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4236  134244  134250  134254  134260  134262  134266  134272  134274  134280  134286  134290  134292  134296  134302  134304  134310  134314  134316  134320  134322  134326  134328  134330  134331  134332  134334  134335  134336  134338  134340  134344  134346  134350  134352  134356  134362  134364  134370  134374  134376  134380  134386  134392  134394  134400  134404  134406  134412  134416  134422  134430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固定化酶中用到的反应柱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和酶都可以自由通过反应柱
B.反应物能通过,固定化酶的颗粒不能通过
C.反应物和酶都不能通过反应柱
D.反应物不能通过,酶能通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是人体免疫机制简化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大写字母表示相关细胞,小写字母表示有关物质或结构.

(1)图中表示先天性免疫过程的有①(用数字表示);属于免疫分子的有def(用字母表示).图中小写字母c的名称是糖蛋白.
(2)从图中信息分析A细胞在免疫过程中的两大作用:吞噬细胞吞噬、消灭体液中的抗原,将抗原吞噬、处理和呈递给T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花粉植株是体细胞遗传研究和突变育种的理想材料.如图是培育四季柑桔(2N=18)花粉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花粉植株培育的原理是花粉粒细胞具有全能性,其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B.过程③是细胞再分化,其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C.四种培养基均属于固体培养基,其中所含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有差异
D.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四季柑桔花粉植株根尖细胞,可观察到18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1)用于人体细胞培养基属于合成培养基,通常要添加动物的血清、血浆等一些天然成分;细胞培养需要在95%的空气和5%的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培养箱中进行,其中5%的二氧化碳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PH的相对稳定
(2)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使害虫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保护了生态环境.以此同时,人们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主要体现在生物安全、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等三方面
(3)桑基鱼塘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栽培食用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这又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少,适宜种植灌木和草,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致使许多地方的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状,结果防护林成为残败的“灰色长城”.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违背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4)粗提取DNA时,可在沸水浴的条件下,与二苯胺试剂反应染成蓝色进行鉴定.
(5)ips细胞是利用逆转录病毒将一些多能遗传基因转入分化的体细胞中诱导其成为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一种细胞.其中将目的基因导入体细胞之前,通过PCR技术进行迅速扩增,然后再与逆转录病毒结合导入体细胞,逆转录病毒所起的作用是运载体.如果要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的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香蕉是一种热带水果,成熟的果实不易保鲜、不耐贮藏.因此香蕉一般在未成熟时采摘,此时果皮青绿、果肉硬实、甜度小.随放置时间的延长,淀粉逐渐转变成还原糖,果肉逐渐变软、甜度增加,果实逐渐成熟.

(1)检测香蕉中的还原性糖可用斐林试剂,观察此实验结果中的砖红色的深浅可以推测香蕉的成熟程度.
(2)下图是采摘后的香蕉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和乙烯(C2H4)含量的变化.
①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是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②采摘后的香蕉,其细胞呼吸速率在第8-9天达到最大.
(3)根据上图推测,乙烯通过促进果实的细胞呼吸促进香蕉果实的成熟.
(4)有人要验证上述推测,利用一种乙烯抑制剂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①将采摘后的香蕉均分为两组,实验组需要在采摘后的第7天之前用乙烯抑制剂进行熏蒸处理,对照组不作处理.
②检测两组香蕉的CO2释放量,如果实验组的CO2释放高峰推迟或不出现,则支持上述推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为了研究外施脱落酸(ABA)对根伸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将表面消毒的拟南芥种子,均匀点播在含不同浓度ABA的培养基上,在23℃温室中萌发,生长4天后,每隔1天取样测定主根的长度,得到的结果如下表:
ABA浓度
(μmol?L-1
天数
456789
00.500.861.201.602.002.60
0.10.360.881.231.672.202.55
0.30.020.120.250.360.360.60
0.50.000.010.010.020.030.12
(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浓度为0.1μmol?L-1的ABA对主根的伸长无明显影响.高于0.1μmol?L-1时,ABA能主根的伸长抑制,且这种作用随ABA浓度的增加而加强.
(2)研究者同时测量了分生区的长度,得到的结果如下图甲所示.据图可以推出,ABA能抑制分生区的生长,且这种作用随ABA浓度的增加而加强.

(3)为确定ABA对主根生长的作用是否通过已知的ABA受体,研究者比较了ABA受体基因突变体幼苗和正常幼苗在ABA溶液处理下的主根长度,得到结果如上图乙所示.分析可知,ABA通过(通过、不通过)受体对主根的生长产生影响.
(4)对根的生长起调节作用的激素还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下面是有关植物激素的知识及实验研究,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将赤霉菌培养液喷洒到水稻幼苗上,水稻患恶苗病(植株疯长);科研人员分析出赤霉菌培养液中有以上效应的物质是赤霉素.
①上述实验的结论是赤霉素引起植物疯长.
②通过以上实验能证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吗?为什么?不能 因为实验没有证明植物也能产生赤霉素.
(2)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浓度要比茎低得多,稍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抑制根的生长,这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索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首先设计了如表三组:
组别ABC
浓度(mol•L-110-1210-910-6
根据上表可知,该实验是在正式实验前先做的一个预实验.为进一步精确测定最适浓度,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降低浓度梯度值并增加实验组别.
(4)水平放置的根,具有向地生长的现象.有人发现,在根生长弯曲部位的近地侧除有较多的生长素外,还有较多的乙烯.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02液.1-4号试管控制温度与投入物品如图所示,请回答:
试管号123456
H2O2溶液2ml2ml2ml2ml2ml2ml
FeCl3溶液2滴---------------
鲜肝研磨液-2滴-2滴①2滴①′2滴
HCl溶液----②2ml②′/
NaOH溶液----③/③′2ml
保持温度37°C37°C37°C0°C④37℃④′37℃
(1)1号和2号试管对比得出的结论是:酶具有高效性.
(2)4号和2号试管对比可以得出“温度影响酶活性”的结论
(3)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应再增设5、6号试管,请在表格中补充相关内容(若不加用/表示).
(4)你设置的5、6号试管与号试管可作为完成上述(3)命题的一组对照实验.对应2号试管应该加入等量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2014年埃博拉病在非洲蔓延,我国派出医疗队首次在境外组建医院,帮助非洲防控埃博拉疫情.
(1)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等,使其不能暴露该病毒的特有抗原或抗原肽-MHC,以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递给T细胞,从而无法正常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导致机体对该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因此,病毒在体内快递增殖、致病.
(2)对志愿者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能产生相应抗体,还能产生的免疫细胞有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3)用埃博拉病毒的某种蛋白质免疫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治疗该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