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4254  134262  134268  134272  134278  134280  134284  134290  134292  134298  134304  134308  134310  134314  134320  134322  134328  134332  134334  134338  134340  134344  134346  134348  134349  134350  134352  134353  134354  134356  134358  134362  134364  134368  134370  134374  134380  134382  134388  134392  134394  134398  134404  134410  134412  134418  134422  134424  134430  134434  134440  134448  170175 

科目: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第一六八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制作生态缸的实验中,以下关于生态缸设计的原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要定期通气,以保证各种生物的正常呼吸

B.要用无色透明玻璃,保证能量能输入生态缸

C.要放在散射光处,以避免缸内的温度过高

D.放入的生物之间要能形成一定的食物链结构,比例适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第一六八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生态系统在20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植物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第1~20年,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程度先升高再逐渐降低

B.第1~10年,物种b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生长高度有关

C.第1~5年,物种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

D.第10~15年,物种a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弱光环境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第一六八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以及无机环境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结构

B.a、c、d过程中碳的存在形式均为有机物

C.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D.缓解温室效应只有通过大力植树造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第一六八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建设生态茶园的关键是调控茶园群落,降低病虫危害。下表中的措施与原理不匹配的是( )

选项

措施

原理

A

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和预报,以便适时防治

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B

保护茶树害虫的天敌资源

能量的逐级递减

C

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

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

种植能散发气味驱赶害虫的苦楝,阻止害虫进入茶园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第一六八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人工高产鱼塘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B.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植物在种群的空间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分层分布现象

C.硝化细菌能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故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

D.植物为鱼类提供了食物,鱼类为植物提供了无机盐,实现了系统中能量的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第一六八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因果关系的搭配都正确的是( )

原 因

结 果

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

可促进该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使用

炎热环境,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汗液分泌增加

局部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引起未兴奋部位兴奋

适当增加某种生物的数量

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抑制其生长

顶端优势现象

记忆细胞迅速增殖产生大量抗体

二次免疫时,免疫效应更快、更强

A.①④ B.②⑥ C.③④ D.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第一六八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该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如图甲所示)。“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正常人体内,兴奋到达神经一肌肉突触时,储存在___________中的乙酰胆碱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兴奋,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乙酰胆碱受体与抗体结合后,导致乙酰胆碱受体被胞吞并分解,未胞吞的受体也无法与乙酰胆碱结合,乙酰胆碱受体数量 (填“减少”、“增加”或“不变”)和功能部分丧失,表现为重症肌无力。

(2)根据图乙分析: 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体内Y激素的分泌量和X激素的分泌量分别

___(填“减少”、

“增加”或“不变”)。由此判断,Graves氏病患者的体温往往比正常人_______,但该病患者自身的产热量________散热量。

(3)在“重症肌无力”与“Graves氏病”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受体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都是___________,从而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4)由上述分析可知, 是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第一六八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木本植物种子成熟后不能萌发,经过适宜的预处理可以萌发。现用甲、乙、丙、丁四种预处理方法处理种子,再将处理后的种子分成两组:一组在温度和水分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并测定萌发率,结果见表;另一组用于测定A、B两种激素的含量,结果见图。请回答:

(1)由表可知,有利于该种子萌发的预处理条件是

(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预处理措施通过影响 从而影响种子的萌发率。

(3)结合以上图、表可知,两种激素中抑制种子萌发的是______,该激素最可能是

(4)已知激素A存在于上述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中,为了验证激素A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可用白菜种子为材料,以白菜种子发芽率为指标进行实验,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

①剥离该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提取激素A,并制备成激素A水溶液。

②分别用 处理白菜种子,置予适宜温度下培养。

③ 一定时间后,统计白菜种子的发芽率。

预测结果:

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第一六八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草原主要的食草动物是一种食物性非常广的兔,这种兔喜欢捕食草原上的优势草。如图表示兔与这个草原中草类种数的关系,请分析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之间,随着兔密度的增加,草类种数有所增加,其原因是兔把竞争力 的植物种吃掉,可以使竞争力________的植物种生存,所以草类种数提高。

(2)B~C之间,草类种数随着兔密度增加而下降的原因是

(3)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与栖息地、食物、天敌等多种环境因子的关系。生态位相似的生物,会发生下列哪种关系( )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互利共生

(4)对于每一种生物来说,它周围的一切属于它的环境,包括生物因素和无机环境。下列不属于一只兔的生活环境的是( )

A.草

B.其他的兔

C.兔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D.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第一六八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稻田中除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

(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 。根据下方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 只/m2。

(2)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图中曲线 (填“Ⅰ”或“Ⅱ”)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 点时收益最大。

(3)如在适当时间将鸭引入稻田,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从而可减少 使用,减轻环境污染。稻田生态系统中营 生活的细菌、真菌等生物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物以促进水稻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