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1741  141749  141755  141759  141765  141767  141771  141777  141779  141785  141791  141795  141797  141801  141807  141809  141815  141819  141821  141825  141827  141831  141833  141835  141836  141837  141839  141840  141841  141843  141845  141849  141851  141855  141857  141861  141867  141869  141875  141879  141881  141885  141891  141897  141899  141905  141909  141911  141917  141921  141927  141935  170175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研究发现,相同量的葡萄糖分解时,无氧呼吸过程产生的ATP与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之比为1:19。下列关于ATP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丙酮酸和[H]在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醇和C02的过程中无ATP的产生

B.ATP分子中的A为腺苷,一分子腺苷与一分子磷酸结合后可参与RNA的构成

C.人在剧烈运动下,每分钟约消耗0.5kg ATP,释放的能量为30.54 kJ×0.5 = 15.27 kJ

D.可推测产生相同的ATP,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培养条件适宜。据此做出的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若测得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则一定存在无氧呼吸

B.根据放出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无法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C.若测得v(C02):v(02)<4 : 3,则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无氧呼吸

D.若测得C02产生量为15mol,酒精的产生量为6 mol,可推测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甲、乙为某生物的体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示意图,曲线①、②为DNA含量变化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对应曲线①中的CD段,对应曲线②的FG段

B.乙图为细胞分裂后期图,这一时期两曲线有不同的变化

C.甲图所示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以观察到

D.观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同一细胞来观察甲、乙两种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硅肺病是由于长期吸人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由鸡贫血病毒的叩3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质M,具有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自杀的特性。据此判断,下列错误的是

A.硅肺病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B.蛋白质M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D.凋亡、坏死的细胞可被吞噬细胞清除,与溶酶体有着密切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抗癌化合物,为探究该物质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科学家使用该物质处理人离体的肝癌细胞,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只能用来探究新型抗癌化合物浓度与肝癌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关系

B.该实验不能得出该新型抗癌化合物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最适宜浓度

C.用0.05g • L-1的该化合物处理肝癌细胞24 h,处理的细胞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最多

D.预测用0.5g • L-1的该物质处理肝癌细胞,抑制率达到100%所需处理时间可能超过72 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及其遗传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状态下,豌豆能进行自花传粉,也能进行异花传粉

B.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子代应出现1:1的性状比

C.盂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D.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所有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植物的圆形叶(A)对椭圆形叶(a)为显性,A和a配子之间的识别情况如下表所示。若基因型为Aa的植株连续自交 n代,则Fn中圆形叶植株所占比例为

雄配子

雌配子

A

a

A

不能识别

能识别

a

能识别

能识别

备注:假设所有卵细胞均能完成受精作用。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自然界中植物花色的遗传多种多样,若某多年生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紫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紫花植株:红花植株:蓝花植株:白花植株=9 :3 :3 : 1。不考虑突变,下列对该植物花色的遗传情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红花植株与蓝花植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非白花植株:白花植株=3: 1

B.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非白花植株:白花植株=3: 1

C.紫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非白花植株:白花植株=7:1

D.蓝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非白花植株:白花植株=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类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DNA复制现象,减数第二次分裂有染色体加倍现象

B.减数第一次分裂有等位基因分离现象,减数第二次分裂无等位基因分离现象

C.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中

D.与未受精的卵细胞相比,受精卵的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进行得比较缓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通过果蝇眼色(红眼和白眼)的杂交实验,证明了萨顿的假说。如图所示为果蝇眼色杂交图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萨顿通过观察蝗虫细胞的染色体变化规律,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根据图中信息可推断,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的一对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C.若让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则可通过子代的眼色来辨别性别

D.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具有隔代遗传和白眼雄果蝇少于白眼雌果蝇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