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1811  141819  141825  141829  141835  141837  141841  141847  141849  141855  141861  141865  141867  141871  141877  141879  141885  141889  141891  141895  141897  141901  141903  141905  141906  141907  141909  141910  141911  141913  141915  141919  141921  141925  141927  141931  141937  141939  141945  141949  141951  141955  141961  141967  141969  141975  141979  141981  141987  141991  141997  142005  170175 

科目: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10月高考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课文填空

(1)质膜中的膜蛋白有许多功能:有些膜蛋白控制着某些__________出入;有些膜蛋白起着__________的作用;还有一些膜蛋白起着生物标志物的作用,这些标志物中有的能识别来自细胞内外的__________,有的能识别__________,有的则与病原体作斗争有关。

(2)光面内质网的功能比较独特,例如,人肝脏细胞的__________上有氧化酒精的酶,有些光面内质网中还有合成__________的酶。内质网向内与细胞核膜相连,向外与__________相连,所以细胞内存在着一套复杂的膜系统。

(3)ATP 发生水解时形成腺苷二磷酸(ADP),释放1 个磷酸基团,同时释放能量。这些能量就会被利用,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的活动以及细胞中的许多其他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 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以细胞都含磷脂

B. 豌豆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有4种

C. 糖类的组成元素主要是C、H、O,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和糖原

D. 无机盐具有维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所有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细胞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话动

B.人的成熟红细胞的有丝分裂离不开中心体的作用

C.线粒体可大量产生并储存ATP

D.抗体、生长激素、胰蛋白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某个生物(2n=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图甲正在进行减数笫二次分裂

B.图甲中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中有一个染色体组

C.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量分别为2、4、4

D.图乙中①和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A、a一定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小鼠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B.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C.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

D.小鼠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变有关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生成

B.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和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都可以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

C. 双缩脲试剂不能与变性的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

D. 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其含量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的肝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的部分代谢过程。研究表明,肝癌细胞摄取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但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形成的五碳糖可作为细胞大量增殖的原料

B.②过程的反应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C.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①②过程明显增强

D.M代表一种载体,既能运输葡萄糖,又能运输氨基酸、钾离子等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由于 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在37℃下经过40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此实验结果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了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

(3)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时发现,其外膜包含很多称作“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顺度梯度通过,物质的这种跨膜方式为 。若将线粒体的蛋白质提取出来,脱离膜结构的大部分蛋白质无法完成其生理功能,说明 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

(4)上图为胰岛B细胞结构模式图(局部)。胰岛B细胞通过基因控制合成并分泌胰岛素,参与此过程的所有具膜的细胞结构有 (用图中序号表示)。胰岛素以胞吐方式分泌出胰岛B细胞后,作用于靶细胞,通过促进靶细胞 ,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阳光穿过森林的空隙会在地上投下“光斑”。下图显示了生长旺盛的黄连的一片叶子“光斑”照耀前后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光斑"照耀开始时,CO2吸收速率 (填“快”或“慢”)于O2的释放速率,此时C3的含量变化是

(2)当“光斑”移开后,O2的释放速率立即下降,而在O2的释放速率下降了一段时间之后,C02的吸收速率才开始下降,这是因为“光班”照耀期间积累的 还可以继续还原C3化合物。

(3)B点以后植物是否继续进行光合作用? ,请说明理由

(4)迁移率(Rf)是用纸层析法分离混合色素中各种成分的重要指标,也可用于各色素的鉴定,迁移率=色素移动距离/溶剂移动距离。下表是黄连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色素层析结果(部分数据)。

溶剂移动距离

色素1移动距离

色素2移动距离

色素3移动距离

色素4移动距离

实验组1

7.8

1.9

实验组2

8.2

1.5

实验组3

8.0

1.4

平均移动距离

8.0

7.6

0.8

迁移率(Rf)

0.95

0.53

0.10

根据上表数据求出色素3的迁移率(Rf)是 ;色素1的名称是 ,其迁移率最高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甲、乙两种化学物质可能有一定致畸、致癌作用,利用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鉴定它们是否有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强弱。请依据实验结果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Ⅰ.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Ⅱ实验步骤:

(1)制备细胞悬液:用胰蛋白酶处理小白鼠胚胎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浮液。

(2)进行细胞培养:

①取A.B.C三个洁净的锥形瓶,分别加入

②向A.B两个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化学物质甲、乙,并将培养瓶摇匀;C瓶不作处理,作为对照。

③把3个培养瓶放在37℃的CO2培养箱中培养。

(3)制作临时装片

(4)镜检和统计: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寻找处于 期的细胞,与小白鼠正常体细胞有丝分裂高倍显微镜照片进行对比,以确认发生变异的细胞。统计该期变异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数。

Ⅲ.实验结果:

培养瓶

A

B

C

变异细胞占总细胞数

1.3%

12.5%

0.1%

IV.请写出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