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1991  141999  142005  142009  142015  142017  142021  142027  142029  142035  142041  142045  142047  142051  142057  142059  142065  142069  142071  142075  142077  142081  142083  142085  142086  142087  142089  142090  142091  142093  142095  142099  142101  142105  142107  142111  142117  142119  142125  142129  142131  142135  142141  142147  142149  142155  142159  142161  142167  142171  142177  142185  170175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对生物个体的影响不是有利的就是有害的

B.某基因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可能对其表达产生的肽链长度产生很大的影响

C.某基因的中部缺失一个碱基对,将造成该基因不能表达出蛋白质产物

D.自然条件下突变率低,有多少突变就会产生多少种突变表现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体内某细胞进行分裂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基因。据图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A.此细胞既发生了基因突变又发生了基因重组

B.据图无法判断该动物的性别

C.A、a与B、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八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玉米花药培养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过程中细胞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B.c-d过程中秋水仙素使着丝点不能分裂

C.e-f过程中细胞内才开始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来

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球上生物进化的下列事实正确的是

A.地球上蓝藻先于细菌出现

B.裸子植物和两栖动物率先登陆改变了陆地环境

C.恐龙不适应环境的变化在白垩纪末全部绝灭

D.真核生物出现增加了基因突变的频率,推动了生物进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类有23对染色体,黑猩猩有24对染色体。人类的祖先与黑猩猩的祖先在大约500-600万年前分家,走上独立的演化道路。下列关于人类与黑猩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和黑猩猩进化的原材料完全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

B.人类祖先与黑猩猩祖先可能在约5-6百万年前出现生殖隔离

C.人类祖先与黑猩猩祖先一定是因地理隔离而导致的生殖隔离

D.当代的人类与自己祖先相比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不能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海岛上发现多年前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种群。基因A1(黄色)、A2(白色)、A3(黑色)的显隐性关系为A1>A2>A3,且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据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老鼠中出现多种毛色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

C.不存在两只老鼠杂交的子代有三种毛色的可能

D.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子代中黄色老鼠概率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人类某遗传病系谱图,5号和11号为男性患者。下列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若2号携带致病基因,则6号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

C.若7号不携带致病基因,则6号和7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几率为1/2

D.若3号不携带致病基因、7号携带,则9号和10号婚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几率为l/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种动物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2。现用一只隐性雌性个体与一只显性雄性个体杂交,不考虑突变。下列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对该基因的位置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Ⅱ-2上

B.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Ⅰ上

C.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Ⅱ-2上

D.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Ⅰ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玉米与其他植物间行种植称为间作,单独种植玉米称为单作。玉米与大豆间作可增产(已知玉米株高大于大豆)。下图是玉米与大豆间作和玉米单作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单株玉米吸收CO2的速率(假设间作与单作农作物间的株距、行距均相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强度为a时,间作和单作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别,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光照强度为c时,间作的光合速率比单作高,从环境角度分析,间作时对_______和______的利用优于单作。

(3)光照强度为b时,单作玉米的叶绿体固定CO2的速率为________?mol·m-2·s-1。

(4)光照强度为d时,玉米间作时平均每个叶肉细胞中产生[H]和ATP的量比单作时________(多、少、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