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2057  142065  142071  142075  142081  142083  142087  142093  142095  142101  142107  142111  142113  142117  142123  142125  142131  142135  142137  142141  142143  142147  142149  142151  142152  142153  142155  142156  142157  142159  142161  142165  142167  142171  142173  142177  142183  142185  142191  142195  142197  142201  142207  142213  142215  142221  142225  142227  142233  142237  142243  142251  170175 

科目: 来源:2017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① 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 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③ 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 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 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 ② ④ B.① ③ ⑤ C.② ③ ⑤ D.② ④ 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将贮藏的马铃薯(块茎)放入蒸馏水中,水分通过 的方式进入马铃薯细胞,引起马铃薯鲜重增加。随着蒸馏水处理时间延长,该马铃薯鲜重不再增加,此时,马铃薯细胞的渗透压比处理前的

(2)将高温杀死的马铃薯细胞放入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 (填“会”或“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3)将发芽的马铃薯制成匀浆,使其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马铃薯匀浆中含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图甲表示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乙、图丙是细胞分裂某些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乙、图丙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甲中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__。

(2)图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在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________个四分体。

(3)图丙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为________。

(4)若该动物的基因型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图乙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

(5)请画出图丙最终形成的一个子细胞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线粒体内膜上的F0-F1颗粒物是ATP合成酶,下图1是其结构示意图。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组分时,首先将线粒体放在低渗溶液中使外膜涨破,经离心后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再用超声波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的内膜自动闭合成小泡,然后用尿素处理这些小泡,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发现,在适宜成分溶液中,线粒体含 F0-F1 内膜小泡能完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即实现 的氧化,生成 ,并能合成大量 ATP 。

(2)线粒体内膜上的F0-F1颗粒物中,疏水性的部分是 。从图1可以看出,当线粒体内膜内外存在 时,F0-F1颗粒物能催化ATP的合成。

(3)为了研究ATP合成与F1颗粒是否有关,用尿素破坏内膜小泡将F1颗粒与小泡分开,检测处理前后ATP的合成。若 ,则说明F1颗粒与催化ATP的合成有关。

(4)将线粒体放入低渗溶液中,外膜涨破的原理是 。用离心方法能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原因是 。线粒体基质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有

a.水

b.丙酮酸

c.葡萄糖

d.ATP

e.核苷酸

f.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所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在15°C条件下,叶肉细胞能够产ATP的场所:

(2)有氧呼吸作用反应化学方程式:

(3)同图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 ,净光合作用速率可表示为: 。(用上述M、 X 、Y表示)

(4)在14°C~16°C之间,随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为 ,实际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趋势为

(5)在恒定在上述 °C温度下,维持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增重了 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图中细胞内含有DNA和RNA的结构有______(填序号)。

(2)若该细胞为人的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的相关基因所在部位是______(填序号),合成胰岛素的场所是______(填序号),合成后运输到______(填序号)中进行加工。

(3)新转录产生的mRNA经一系列加工后穿过细胞核上的______转运到细胞质中。由图可知一条mRNA可同时结合几个①结构,其生理作用是______。

(4)结合示意图以及④⑤的结构功能分析为什么说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的细胞器?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人参愈伤组织中ATP的含量,以研究人参细胞能量代谢的特点。

【实验原理】荧光素在荧光素酶、ATP等物质参与下,进行反应发出荧光;用分光光度计可测定发光强度;当荧光素和荧光素酶都足量时,在一定范围内,ATP的含量与发光强度成正相关。

【实验步骤】

一,ATP的提取:称取一定量的人参愈伤组织,研磨后沸水浴10min,冷却至室温,离心,取上清液.

二,ATP的测定:吸取一定量的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并注入适量的所需物质,在有氧等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请回答:

(1)步骤一中的沸水浴处理,使酶的_____ 被破坏而失活.

(2)步骤二中记录实验结果为 ,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能量的转换形式是_____

(3)荧光素酶价格昂贵,为能准确测定出ATP的含量,又能节省酶的用量,学习小组探究了“测定ATP时所需荧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浓度”,实验结果如图。

①研究小组配制了1×10-8mol/LATP标准液、70mg/L荧光素溶液(过量)和 溶液进行实验.

②结果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 ,图中 点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是最佳的酶浓度,图中e、f、g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不同,但发光强度相同,这是因为

(4)ATP测定对食品卫生监控有重要意义.食品卫生检验人员利用上述生物发光法测定某熟食品样品中细菌的ATP总含量,测算出了细菌的数量,从而判断食品污染程度.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科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序结果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朱红眼与深红眼两个基因是否为等位基因?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________。该染色体上的基因中能否全部表达?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小麦的有芒与无芒为一对相对性状,抗病与感病为一对相对性状。用纯种的有芒感病小麦与纯种的无芒抗病小麦进行杂交得到F1, F1自交,后代表现型及个体数目如下表所示:

表现型

有芒抗病

无芒抗病

有芒感病

无芒感病

个体数目

426

1260

143

419

①F1自交结果出现了_________现象,据此可判断两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若将F1与表现型为有芒感病的小麦杂交,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应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淄博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身高和体重 B.兔的长毛与短毛

C.猫的白毛与蓝眼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淄博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纯种交配后,后代必是纯种

B.两个杂种交配后,后代必是杂种

C.纯种自交的后代都是纯种

D.杂种自交的后代全是杂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