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2090  142098  142104  142108  142114  142116  142120  142126  142128  142134  142140  142144  142146  142150  142156  142158  142164  142168  142170  142174  142176  142180  142182  142184  142185  142186  142188  142189  142190  142192  142194  142198  142200  142204  142206  142210  142216  142218  142224  142228  142230  142234  142240  142246  142248  142254  142258  142260  142266  142270  142276  142284  170175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阆中中学高二上学期周测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五点取样和等距离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调查野兔、跳蝻、山羊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实际值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阆中中学高二上学期周测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依据曲线a可知,在农作物播种时密度不宜过大

B.根据曲线b可知,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为d时最好

C.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生存斗争最剧烈

D.由曲线b可知,种群密度的变化与生物种间关系等因素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阆中中学高二上学期周测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

B.种群②个体的体积大

C.孤岛上将只剩下种群②

D.种群②的数量随种群①的数量减少而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阆中中学高二上学期周测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阆中中学高二上学期周测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裸岩上发生的演替过程中,苔藓之所以能代替地衣,是因为( )

A.苔藓能进一步使岩石分解,使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

B.苔藓比地衣的进化地位高,适应性比地衣强

C.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

D.苔藓比地衣需要的有机物少,更适合于在裸岩上生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阆中中学高二上学期周测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d点

B.K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C.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

D.若图表示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增长速率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阆中中学高二上学期周测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演替。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工群落组建后,它的物种丰富度不再变化

B.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C. 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经足够长的时间演替后能形成森林

D. 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初始条件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阆中中学高二上学期周测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阆中中学高二上学期周测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几种情形,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据此分析:

(1)若图示种群每年以λ倍“J”型增长,N0为种群起始数量,t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图中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动物种群按“J”型曲线增长需要满足的良好条件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

(2)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_(K、K1、K2、O),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阆中中学高二上学期周测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①A、B图中能反映该鱼种的数量的变化曲线是______________。

②这种鱼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有限,种内竞争加剧使种群的增长停止。

③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

④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保持这种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应使这种鱼捕捞后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___水平。

(2)调查红树林中主要植物的种群数量时,常用__________法。红树林群落的垂直结构既能提高群落利用______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的分层提供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