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2163  142171  142177  142181  142187  142189  142193  142199  142201  142207  142213  142217  142219  142223  142229  142231  142237  142241  142243  142247  142249  142253  142255  142257  142258  142259  142261  142262  142263  142265  142267  142271  142273  142277  142279  142283  142289  142291  142297  142301  142303  142307  142313  142319  142321  142327  142331  142333  142339  142343  142349  142357  170175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图示模型中“乙”是“甲”和“丙”的重要重叠部分。下列对该图示模型的分析,正确的是

A.若甲、丙分别表示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特性,则乙应包括遗传信息的改变

B.若甲、丙分别表示线粒体和叶绿体内的有机物,则乙应包括ATP、葡萄糖等

C.若甲、丙分别表示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增殖过程,则乙应包括RNA复制

D.若甲、丙分别表示人的肝细胞和神经细胞内表达的基因,则乙不包括生长激素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的溶质不可能是氧气分子

B. 该图可表示水解酶通过溶酶体膜进入溶酶体内

C. 图中的转运蛋白的形状变化一定需要ATP提供能量

D. 图示物质转运方式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开始实验时4支试管(1号试管对照;2号试管加热;3号试管滴入FeCl3溶液;4号试管滴入肝脏研磨液)内的过氧化氢分子的能量状态如下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分子正处于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表示4号试管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XXY综合症个体的染色体检查显示,他的两条X染色体分别来自外祖父和外祖母,说明多出的性染色体来源于

A.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分离

B.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分离

C.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分离

D.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普通的棉花中导入能抗虫的B、D基因(B、D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抗虫)。已知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株(B、D基因不影响减数分裂,无交叉互换和致死现象)自交子代出现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不抗虫=2:1:1,则导入的B、D基因可能位于

A.均在1号染色体上

B.均在2号染色体上

C.均在3号染色体上

D.B在3号染色体上,D在4号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调查发现两个家系都有单基因遗传病甲和乙的患者,系谱图如下(已知I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乙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Ⅱ10的基因型有6种可能

D.若Ⅱ9与Ⅱ10生育一个女儿,该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高原鼠兔和根田鼠在不同的季节,代谢速率不同。这种季节上的差异可能由两种原因导致:1.气温的不同;2.光照时间的不同。科学家分别测定了高原鼠兔和根田鼠在四种不同培养条件下每单位体重的耗氧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1)(本小题用“大于”/“几乎等于”/“小于”作答)在自然条件下,可大致认为,影响动物体内呼吸酶活性的因素仅有温度和pH,则冬季时,高原鼠兔体内的线粒体数量___________根田鼠体内线粒体的数量;夏季测得的高原鼠兔呼吸酶活性___________冬季测得的值。

(2)一个氧气分子从肺部扩散进入了红细胞,它还需要穿过至少_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才能被根田鼠的肝细胞利用。

(3)从以上的结果可以得出:高原鼠兔代谢速率有季节差异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根田鼠代谢速率有季节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将生长旺盛的某植株置于密闭、透明的玻璃罩内培养,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和充足的矿质养料条件下进行实验。如图为每隔2h测一次密闭、透光的玻璃罩内CO2浓度(假设细胞呼吸强度恒定,不考虑无氧呼吸)后绘制的玻璃罩内CO2浓度变化曲线。

(1)实验过程中有两个小时没有光照,这个时间段是___________h;实验12小时后,该植物干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

(2)0—2h时间段,该植株的根尖细胞中能同时产生[H]和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

(3)第2h时刻点之后,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3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的4—6h和8—10h两时间段,钟罩内的CO2浓度都保持不变,回答:钟罩内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呼吸速率:4—6h的光照强度______________8—10h的光照强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果皮色泽是柑橘果实外观的主要性状之一,为探明柑橘果皮色泽的遗传特点,科研人员利用果皮颜色为黄色、红色和橙色的三种类型植株进行杂交实验,并对子代果皮颜色进行了调查测定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甲:黄色×黄色→黄色

实验乙:橙色×橙色→橙色:黄色=3:1

实验丙: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

实验丁: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

请分析回答:

(1)上述柑橘的果实色泽遗传至少受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定律。

(2)根据杂交组合___________可以判断出___________色是隐性性状。

(3)柑橘的果皮色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实验丙中亲代红色柑橘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丙中子代的橙色柑橘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豌豆、玉米和果蝇都是适合作遗传实验的常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它们作为遗传实验材料共有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

(2)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归纳总结出了遗传学两大定律,为杂交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中进行测交实验属于____________阶段。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演绎推理 D.验证假说

(3)豌豆的黄(Y)圆(R)对绿(y)皱(r)为显性。F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圆:绿圆=3:1,请写出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必须写出杂交符号)。

(4)已知玉米的高茎(A)和矮茎(a)是一对相对性状,玉米种群中高茎植株占5/6,其中杂合子占1/5,该种群随机交配后子代茎高度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5)摩尔根开始明确表示不相信孟德尔遗传理论和萨顿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及其研究小组进行的实验:

实验一:P:红眼♀×白眼♂→F1:红眼♀、红眼♂→随机交配 F2:红眼♀、红眼♂、白眼♂=2:1:1

实验二:P:实验一的F1红眼♀×白眼♂→红眼♀、红眼♂、白眼♀、白眼♂=1:1:1:1

摩尔根由此可能做出以下假设:

A:控制白眼的基因是隐性基因b,且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即实验一亲本P的基因型为XBXB、XbY)

B:控制白眼的基因是隐性基因b,且位于X染色体与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即实验一亲本P的基因型为XBXB、XbYb)

能解释上述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假设是__________(填字母)。如果实验室有足够多的雌雄红眼和白眼的纯合子,需要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____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若实验结果是子代雌雄果蝇都是红眼,则证明假设B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