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2550  142558  142564  142568  142574  142576  142580  142586  142588  142594  142600  142604  142606  142610  142616  142618  142624  142628  142630  142634  142636  142640  142642  142644  142645  142646  142648  142649  142650  142652  142654  142658  142660  142664  142666  142670  142676  142678  142684  142688  142690  142694  142700  142706  142708  142714  142718  142720  142726  142730  142736  142744  170175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11.25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激素②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抑制下丘脑的分泌

B.寒冷环境中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

C.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

D.激素②能促进激素③的分泌,激素③能抑制激素②的分泌,所以说②③具有拮抗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11.25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动物合成甲状腺激素需要碘,用体重、性别等均相同的狗进行以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狗的体内,然后定时检测狗体内血液中的放射量。4天后,向a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对实验结果描述错误的是

A.a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受到抑制导致

B.c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b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导致

D.如果给狗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实验狗的血液中放射量与a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11.25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 Cl-同时内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11.25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________,其中A代表______,B代表________,C代表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系统。

(3)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系统。

(4)组织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11.25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为动物体稳态调节的相关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兴奋在④处传递时信号形式的转变过程为______________。

(2)A中物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若在①处给予刺激,该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③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灵敏电流计,若在骨骼肌上的②处给予刺激,在③处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

(4)图丙表示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的相关调节活动,若图中的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则图中的分泌细胞的分泌物是___________。当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相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这体现了________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11.25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

(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 免疫;胃蛋白酶仅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有消化作用,这体现了酶的 性。

(2)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该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如图所示。

①胃泌素通过 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

②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

(3)为探究两种调节机制对头期胃液分泌的影响,有人用同一只狗连续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

实验条件

4小时胃液分泌量

1

假饲

+ + + + + + + + +

2

切除胃窦,再假饲

+

3

假饲,并注射一定量的胃泌素

(控制胃泌素的注射剂量,使胃液分泌量与步骤1相当)

+ + + + + + + + +

4

只注射与步骤3相同剂量的胃泌素,但不假饲

+ + + +

(假饲是让狗吃肉,但吞下的肉从食道上的人工瘘口掉出,不进入胃;“+”数量表示胃液分泌量多少)

①步骤2中胃液的分泌是 调节的结果。

②步骤3的目的是

③步骤4是为了确定在 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

④重复上述实验均得到相同结果,表明在头期胃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中, 的作用效应更大;二者共同作用效应 (大于/小于/等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11.25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肺癌骨转移是指肺部的癌细胞经血液转移到骨中。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

(1)由于癌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__减少,使癌细胞能够分散转移至骨组织。癌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蛋白P,与破骨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激活破骨细胞,破坏骨组织。

(2)科研人员分别培养发生骨转移的癌细胞株S-5和不发生转移的癌细胞株S-3,提取这两种细胞的总RNA,经逆转录得到这两株细胞的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的已知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定量PCR,结果如图1所示。据此判断__________与癌细胞的骨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3)研究表明,破骨细胞释放生长因子TGF-β,为进一步探明膜蛋白A1和TGF-β在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者进行了图2所示实验

①实验中的因变量包括__________。

②比较S-5和S-3细胞,说明发生转移的细胞中__________提高。

③具图2分析,膜蛋白A1能够__________。

(4)一种探究膜蛋白A1是否促进破骨细胞释放TGF-β的方法是:培养S-3和A1过表达的S-3细胞,并分别将它们与__________混合培养,测定培养液中TGF-β的量,若A1过表达组的测定值较高,则说明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12.3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00。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5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肽增加了8个氧原子

B. 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5肽,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C. 若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总共有5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个羧基在R基上

D. 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则该多肽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7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12.3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中a~f所示装置,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

B.若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有氧呼吸

C.连接e→d→c→d,并从e侧通气,可验证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

D.连接f→d,可验证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12.3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正常人体内糖代谢及调节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④分别是血糖上升和下降的主要原因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抑制②、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可抑制④、⑤、⑥等过程

D.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可促进肝脏细胞等进行②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