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2926  142934  142940  142944  142950  142952  142956  142962  142964  142970  142976  142980  142982  142986  142992  142994  143000  143004  143006  143010  143012  143016  143018  143020  143021  143022  143024  143025  143026  143028  143030  143034  143036  143040  143042  143046  143052  143054  143060  143064  143066  143070  143076  143082  143084  143090  143094  143096  143102  143106  143112  143120  170175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A、B、C为生态系统中的成分,①②③代表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碳循环的角度分析,该示意图并不完整,缺少的过程是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该生态系统中C代表的是_________,①代表的是_________,碳元素在A→B之间的传递形式是______。

(3)某生态学家通过一年的时间,调查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现把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表,其中甲、乙、丙、丁为不同营养级,戊为分解者,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能量单位:(kJ•m-2•a-1)]。

营养级

Pn

1480

64

8830

8

460

R

1890

316

11980

13

4600

Pg

3370

380

20180

21

5060

该表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是_________,能量从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相关实验过程或所得结果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为使用花生子叶进行脂肪鉴定实验所制作的临时装片(已用苏丹m染液染色),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观察到___________色颗粒。

(2)某同学将图2细胞置于清水中,发现该细胞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答两点),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3)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经正确取材、制片等规范操作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3所示的一个视野。在该视野中他始终没有能观察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他接着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内的酵母菌,若该同学观察到每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平均数量如图4所示(已知菌液被稀释了100倍),则1mL酵母菌原液中含酵母菌___________个。

(5)图5是利用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若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______________。若欲探究不同植物新鲜叶片中色素种类与含量的差异,请你简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同位素标记法常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规律的研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给小鼠供应1802,其呼出气体中可能含有C1802

B. 用含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只能在分生区细胞中检测到放射性

C. 用15N标记DNA分子,可用于研究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

D.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保温、搅拌、离心后可检测到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健康人原尿中葡萄糖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而终尿中几乎不含葡萄糖。原尿中的葡萄糖是借助于Na+的转运被肾小管主动重吸收的,葡萄糖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不消耗ATP,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是

A. 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B. 细胞膜上相关载体蛋白的数量和Na+的吸收量会限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C. 驱动葡萄糖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动力来自葡萄糖的浓度差

D. 胰岛B细胞受损的糖尿病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的转运少于正常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激素的作用都表现为顶端优势,都具有两重性

B. 植物激素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但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C. 同一植物细胞可能含有多种植物激素的受体

D. 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既能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也能促进果实成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逐渐发展到稳定阶段。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K值

C. 群落中自下而上的草本、灌木和乔木形成了植物的垂直结构

D. 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遗传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关遗传研究备受关注。如图是某家庭的系谱图,甲乙两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3号个体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B. 甲病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乙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C. 5号个体与正常男性结婚,可能生出患乙病的男孩

D. 判断12号个体是否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最好用基因检测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探究某观赏植物的A、B两个品种在干旱条件下生理活动的变化,研究者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釆用控水方法模拟干旱条件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光合作用过程推测,干旱条件下A、B两品种的光饱和点比正常供水条件下_______(高或低),推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该植物的A、B两个品种在干旱条件下能引起植物激素的合成发生变化,进而通过对_____进行调节,使植物细胞内与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的含量发生变化,以适应环境的改变。

(3)据图分析,在干旱条件下_____________品种更适于在弱光环境下生存,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研究得知,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量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细胞癌变后核糖体数目增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内葡萄糖转化为五碳糖的途径明显增强。某些药物可通过抑制该代谢途径抑制癌细胞的快速增殖,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艾滋病病人易患恶性肿瘤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豚鼠毛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相关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毛色的产生机理为:白色前体物→棕色→黑色,其中A基因控制棕色,B基因控制黑色。另外基因d纯合会抑制色素的产生,但因其基因频率非常低,一般不予考虑。现有纯合的白色豚鼠和纯合的棕色豚鼠若干(未考虑d基因),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白色豚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研究小组选取上述多对白色豚鼠与棕色豚鼠杂交,产生的F1为黑色,F1个体自由交配得F2,理论上讲F2的性状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时乙研究小组也选取上述多对白色豚鼠与掠色豚鼠杂交,其中只有一个杂交组合,F1中除黑色个体外还出现了一只白色个体。他们分析原因可能有两种:①亲本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某个基因发生隐性突变(不考虑d基因);②双亲携带d基因,出现了d基因纯合。请帮助乙小组设计实验方案,以确定是哪种原因(写出实验思路及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