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3034  143042  143048  143052  143058  143060  143064  143070  143072  143078  143084  143088  143090  143094  143100  143102  143108  143112  143114  143118  143120  143124  143126  143128  143129  143130  143132  143133  143134  143136  143138  143142  143144  143148  143150  143154  143160  143162  143168  143172  143174  143178  143184  143190  143192  143198  143202  143204  143210  143214  143220  143228  170175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三调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通过与反应物提供能量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B. 某种酶经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不变,推断其组成成分中含有核糖

C. 人的成熟红细胞产生ATP的速率随氧气浓度的增大而加快

D. 合成酶时,合成场所内有一定水和ATP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三调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材料和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有

①用同时被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②利用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可用纸层析液法提取色素

③用马铃薯块茎作材料,验证植物细胞无氧呼吸能产生CO2

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功能相同

⑤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假说内容

A. 两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三调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研究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单子叶植物、蚜虫、跳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都不适合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 经过一次捕捉的动物更难被重捕到,会导致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结果偏小

C. 对于蚂蚁等趋唐性的昆虫,可以使用糖水诱捕的方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

D. 密闭培养瓶中酵母菌的数量会呈“S”型增长,最终长期稳定在K值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三调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某一核DNA被3H充分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可能为2N

B.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核含3H的DNA分子数一定为N

C. 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不可能存在四分体

D. 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发生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三调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以香蕉(3n=33)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短期高温(42℃)和常温(25℃)对照处理,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得到的其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及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变化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香蕉“3n=33”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经过42℃处理后,香蕉幼苗净光合速率降低,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使光反应减弱;_______________,使暗反应减弱。

(3)研究者用适宜浓度的激素类似物处理香蕉茎细胞,促进了细胞的纵向伸长,得到结果如下表。据此分析此激素类似物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

处理前

处理后

DNA:RNA:蛋白质

1:3.1:11

1:5.4:217

(4)某学习小组将长壮的香蕉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分子,同时将另一些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作为对照。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在有生
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而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含量也就越高,根尖的生长也越缓慢。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产生了乙烯,从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三调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涉及很多检查项目,常见的几种有:

(1)TSH(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测定。Graves病人体内可检测出一种抗TSH受体的抗体,该种抗体本身也能刺激TSH受体引发后续生化反应,发挥和TSH类似的作用。可见从免疫学上来看,Graves是一种_____病,人体内合成TSH受体抗体的细胞器是____,该抗体通过_______运输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再与_________发生特异性结合。

(2)血清TSH浓度测定。TSH的分泌受__________(填激素种类)的调节。Graves病人血清TSH浓度和正常人相比要______(填“高”、“低”或“不变”)。

(3)碘摄取率的测定。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TSH能够促进甲状腺细胞对碘的摄取,Graves病人的碘摄取率和正常人相比要______(填“高”、“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三调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_____。

(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

蒙古栎

红松

白桦

未分解叶

2.44

5.94

4.79

7.30

半分解叶

7.20

9.42

8.71

5.23

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______。

②据表分析,在不同叶片中蚯蚓对______最为喜好。由此说明_____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______的数量和种类,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三调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已知蔷薇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非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为红色基因,B为红色淡化基因。蔷薇的花色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现取3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色纯合品种甲、乙、丙分别与红色纯合品种丁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用甲、乙、丙3个品种中的___________两个品种杂交可得到粉红色品种的子代。

(2)实验二的F2中白色:粉红色:红色=___________。

(3)从实验二的F2中选取一粒开红色花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培育成植株。为了鉴定其基因型,将其与基因型为aabb的蔷薇杂交,得到子代种子;种植子代种子,待其长成植株开花后,观察其花色。

①若所得植株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该开红色花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②若所得植株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该开红色花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三调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研究“某品牌酸奶中乳酸菌数量及其对抗生素耐药性情况”,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的细菌培养基除了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应加人适量的_______和琼脂。在培养基各成分溶化与灭菌之间,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2)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图1中过程①②③所示的方法为___________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后,所得数据需要乘以10n后,才可表示乳酸菌的数量(单位:个/ml),这里的n=___________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做A、B、C三个培养皿,原因是____________。

(3)为了检测乳酸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将分别含有A、B、C三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_________(填“敏感”或“不敏感”);含C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三调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1、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2中目的基因D是人的α-抗胰蛋白酶的基因,现在要培养乳汁中含α-抗胰蛋白酶的羊,科学家要将该基因通过___________(方法)注入羊的_______________中,发育完全的母羊有可能分泌含α-抗胰蛋白酶的乳汁。

(2)图2中的目的基因D需要同时使用MestI和PstI才能获得,而图1所示的质粒无限制酶MestI的酶切位点。所以在用该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对质粒进行改造,构建新的限制酶切位点。试帮助完成构建需要的限制酶切位点的过程(提供构建需要的所有条件):首先用______酶处理质粒;然后用______处理质粒,使被切开的质量末端链接上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再用______ 处理质粒形成限制酶切位点,它可被______识别。(供选答案如下:①EcoRI ②MestI ③PstI ④DNA连接酶 ⑤DNA聚合酶)

(3)假设图1质粒上还有一个PstI的识别序列,现用EcoRI、PstI单独或联合切割同一质粒,得到的DNA长度片段如下表。请在下图中画出质粒上EcoRI和PstI的切割位点。(标出酶切位点之间的长度)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