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3054  143062  143068  143072  143078  143080  143084  143090  143092  143098  143104  143108  143110  143114  143120  143122  143128  143132  143134  143138  143140  143144  143146  143148  143149  143150  143152  143153  143154  143156  143158  143162  143164  143168  143170  143174  143180  143182  143188  143192  143194  143198  143204  143210  143212  143218  143222  143224  143230  143234  143240  143248  170175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实验班第六次月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局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B. 刺激图中1、2、3、4四处,均能引起肌肉收缩

C. 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

D.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实验班第六次月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 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A. 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 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 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 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实验班第六次月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山医学院颜光美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M1溶瘤病毒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伤包括肝癌、黑色素瘤在内的多种体外培养的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如图所示)。

材料二: 当细胞以异常的模式进行增殖的时候,机体会释放一系列的死亡信号激发细胞的自我摧毁,以免异常细胞变成癌细胞。研究者首次披露一种细胞凋亡抑制蛋白σAPs)控制细胞凋亡的机制: 通过与细胞凋亡酶结合而抑制细胞凋亡。

(1)正常细胞___ (有或无)ZAP蛋白,由图可知细胞凋亡与__________(细胞结构)密切相关。

(2)基因对黑色素合成的控制是 _____________实现的。

(3)已知癌细胞大量摄入葡萄糖用于呼吸作用,但是其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与正常细胞却大体相当,说明其呼吸产物中有大量的_________(物质)。

(4)最新研究发现,如果限制体内谷氨酰胺的含量,就可以使肿瘤细胞无法正常吸收葡萄糖,从而抑制它的生长。与此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减少葡萄糖的摄入可使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含量低于正常细胞

B. 糖类是包括癌细胞在内的所有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

C. 切断肿瘤细胞的“糖路”,可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D. 谷氨酰胺可能用于合成癌细胞的葡萄糖载体蛋白

(5)根据资料二可知,癌细胞形成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以上资料提出治疗癌症的两种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实验班第六次月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以及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____.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_____的基本单位.

(3)突变和基因重组、____和____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4)如果大熊猫种群无限大,群体内的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任何形式的选择压力,那么群体中的各种基因型的比例每代保持不变.对某地一个种群随机抽样调查,测知该种群中有基因型AA、Aa、aa的个体若干只,由此可以计算出A和a的基因频率,而根据A和a的基因频率,可以推测出这个种群中Aa的频率(N)大约是___

A.0≤N≤100%  B.0<N≤50%    C.0≤N<50%  D.N>50%

(5)如图中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

①由a变为b、c、d体现了______。

②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是曲线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实验班第六次月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观察到,当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出现植株疯长且结实率大大降低的现象,因而称之为“恶苗病”.科学家用赤霉菌培养基的无细胞滤液处理无病水稻,出现了与恶苗病同样的症状.这说明赤霉菌中有促进水稻生长的物质.后来科学家们从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中分离出这种活性物质,命名为赤霉素。

(1)1935年科学家从培养赤霉菌的培养基滤液中分离出致使水稻患恶苗病的物质,称之为赤霉素,此时能确定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吗?___(填“是”或“否”)。

(2)植物体内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此外还能促进___和_____。

(3)赤霉菌中有促进水稻生长的物质,这是生物之间相互适应_______的结果。

(4)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大豆种子胚芽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不考虑加入外源物质后对植物自身激素合成的影响),先加入CaCl2溶液,后在b时间加入赤霉素,结果如图所示:据图说明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胚芽细胞壁的伸展起到了_____作用(填“促进”或“抑制”),b点赤霉素促进茎伸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云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信息分子是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微量有机物

B. 突触后膜的受体具有识别和转运神经递质的作用

C. 信息分子需要经过体液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

D. 高等植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信息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云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是人胚胎时期机体合成的两种糖蛋白,出生后其含量很快下降,但某些癌症患者血液中的CEA或AFP含量远超正常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CEA、AFP的合成属于吸能反应

B. CEA或AFP含量超过正常值时,可确诊为癌症

C. 体内某些细胞的大量增殖会使CEA、AFP含量升高

D. 控制CEA、AFP合成的基因,碱基排列顺序有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云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载体协助

B. 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C. 生长素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D. 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一定抑制根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云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相互影响,共同进化

B.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C. 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物理信息

D. 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和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云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出现

A. 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此病 B. 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C. 祖母患病,孙女一定患此病 D. 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