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3172  143180  143186  143190  143196  143198  143202  143208  143210  143216  143222  143226  143228  143232  143238  143240  143246  143250  143252  143256  143258  143262  143264  143266  143267  143268  143270  143271  143272  143274  143276  143280  143282  143286  143288  143292  143298  143300  143306  143310  143312  143316  143322  143328  143330  143336  143340  143342  143348  143352  143358  143366  170175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而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施莱登、施旺的细胞学说指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B. 科学家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呈现出暗--亮--暗三层结构,大胆提出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C. 在观察细胞内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可使用酒精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D. 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起到分离色素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中方向性的描述,合理的是

A. 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定向的

B. 受到刺橄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C.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子的运动是单向的

D. 动物体内唾液淀粉酶的合成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A. ③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

B. 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会改变

C. 囊性纤维病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

D. 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新华网报道,科学家发现一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 该蜣螂与普通蜣螂肯定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

B. 与普通蜣螂相比,该蜣螂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C. 该蜣螂在生态系统中仅作为捕食者而存在

D. 该蜣螂头部和后腿结构发生变化,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衰老和破损细胞的清除需免疫系统参与

B. 自身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抗原

C. 浆细胞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而T细胞不能

D. 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淋巴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个耗能的过程

B. 农业上可以应用赤霉素打破种子的休眠

C. 2,4-D是一种具有与生长紊相似的生理效应的植物激素

D. 植物激素调节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问题:

(1)高等植物细胞内光反应过程发生在上____。光反应产生的ATP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运出所在的细胞器。

(2)在人教版教材的“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分离色素的滤纸条上有四 条色素带,这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的是_________。它主要吸收____光。

(3)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某绿色植物吸收与释放速率的曲线图,分析回答:

①在正常光照、温度为5℃时,图中植物光合作用实际吸收CO2的速率为____。此时,进行光合作用所需原料CO2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每天进行12小时光照,温度均保持在G点(c, d两曲线的交叉点)对应的温度条件下,图中植物长势是否良好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寨卡病毒是RNA病毒,该病毒会攻击胎儿的神经元,引起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缺陷。回答下列问题:

(1)胚胎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产生神经元,其根本原因是____,一个神经元能通过轴突末端与其自身树突形成突触进行调节,这体现了神经调节过程中存在___调节。

(2)研制中的寨卡DNA疫苗含有一段根据寨卡病毒设计的DNA片段,注射到猕猴体内后,某些细胞会分泌出很多类似寨卡病毒的小粒子,这些小粒子可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据此分析,DNA疫苗和传统疫苗的区别之一是DNA疫苗本身不能充当________,不直接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3)有报道称,寨卡病毒感染成年人,可引起患者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神经组织引发中风。该疾病属于_________(填“免疫功能缺陷”、“自身免疫病”或“过敏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红鳍银鲫为杂食性鱼类,主要生活在水体中层,是开发前景广阔的淡水养殖新品种。在人工池塘养殖时,主要投喂水蚯蚓、红虫和菜叶等饵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外.还包括______。人工池塘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生物,群落的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______。

(2)输入人工池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有_____。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人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较低。

(3)红鳍银鲫成鱼银鳞闪亮具有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红鳍银鲫种群大小的变化会改变其_______(填“基因”、“物种”或“生态系统”)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已知某高等植物具有叶缘(深裂、浅裂)和叶形(心形、条形)两对相对性状,其中一 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另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3 对基因独立遗传。 取一株深裂心形叶植株与一株浅裂条形叶植株进行杂交,F1 为深裂心形叶与浅裂心形叶植 株。让 F1 中深裂心形叶植株自交,所得 F2 共有 960 株,其中深裂心形叶 360 株,深裂条形 叶 280 株,浅裂心形叶 180 株,浅裂条形叶 140 株。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是___,依据是___。在叶缘这对相对性状中, 显性性状是___。

(2)F2 中深裂与浅裂的性状分离比不为 3:1,且已测知 F2 中深裂植株全为杂合子,对 此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

(3)让 F1 中浅裂心形叶植株自交,所得后代的基因型有___种。若对 F1 深裂心形叶 植株进行测交,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