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3418  143426  143432  143436  143442  143444  143448  143454  143456  143462  143468  143472  143474  143478  143484  143486  143492  143496  143498  143502  143504  143508  143510  143512  143513  143514  143516  143517  143518  143520  143522  143526  143528  143532  143534  143538  143544  143546  143552  143556  143558  143562  143568  143574  143576  143582  143586  143588  143594  143598  143604  143612  170175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功能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器官移植时的异体排斥反应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结果

B. 将玉米花粉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隔开的结构是细胞膜

C. 精子和卵细胞、胰岛B细胞和肝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不相同

D. 由于细胞膜能严格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因而能保证生物体的健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32P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DNA分子,然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DNA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

B. GH段细胞中含32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l/2

C. IJ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都是l:2

D. KL段每个细胞核中含32P的染色体条数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改变坐标,曲线的变化最大的是

A. ①将横坐标的“温度”改为“pH”

B. ②将横坐标的“温度”改为“02浓度”

C. ③将横坐标的“有丝分裂”改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D. ④将横坐标的“光照强度”改为“物质浓度”,纵坐标“光合速率”改为“运输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B.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C.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郝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噬菌体、细菌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图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可以否定DNA是遗传物质

B. 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

C.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遗传都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 图中锥形瓶中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营养成分中不要加入含32P标记的无机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每次分别从I、II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I和II的小球必须一样多

B. I中D和d小球可以不一样多

C. 重复10次实验后,统计的Dd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D. 该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B. 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C.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D.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研工作者将基因型为Aa( A对a完全显性)的某植物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四倍体,再将该四倍体产生的配子进行离体培养成幼苗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之染色体加倍。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正确的判断组合是

①最终获得的后代有2种表现型和3种基因型

②上述育种方式只包含多倍体育种

③最终获得的后代不—定是纯合子

④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为单倍体也可育

⑤第二次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是不可育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于生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不正确的是

A. 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能极性运输,但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B. 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会使机体对脂肪的利用比例增加

C. 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不一定相同

D.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释放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一年时间内能量的同化、利用核传递等的统计(单位:百万千焦/年)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种群A、B、C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 能量从种群B到种群C的传递效率为16%

C. 种群B呼吸消耗的能量为5百万千焦/年

D. 种群A储存在体内的能量为59.5百万千焦/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