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3516  143524  143530  143534  143540  143542  143546  143552  143554  143560  143566  143570  143572  143576  143582  143584  143590  143594  143596  143600  143602  143606  143608  143610  143611  143612  143614  143615  143616  143618  143620  143624  143626  143630  143632  143636  143642  143644  143650  143654  143656  143660  143666  143672  143674  143680  143684  143686  143692  143696  143702  143710  170175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三诊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多个核糖体同时与一条mRNA结合可以加快合成多种肽链

B. 胞内寄生细菌不能独立完成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C. HIV病毒逆转录时所需部分酶和ATP由病毒提供

D. 基因在复制和转录的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三诊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由于雾霾等环境的恶化,人们逐渐接受了温室栽种的各种蔬菜。下图一是光照强度对温室中不同叶龄的莴苣叶片吸收C02量的影响;图二是图一C点时某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变化,其中A~D表示生理过程的不同阶段,a~f表示物质。

(1)分析图一中15天龄苗,限制A点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若一天光照时间为12小时(昼夜温度恒定),则白天的光照强度必须为_______klx(填范围)该叶片才能正常生长;研究发现,D点后,光照强度增强会使叶片的气孔开度变小,这主要影响了_____阶段,从而使光合作用减弱。

(2)从图二看出,A~D中只能发生在生物膜上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在a~f中,属于相同物质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三诊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研究表明,分布于皮下神经纤维膜上的TRPV受体是一种离子通道,人类有6种这类受体,其中TRPV1能被43℃以上的温度或辣椒素等物质活化,进而形成烫或辣的感觉,并使身体产生逃离伤害源的应激反射。在身体受伤红肿处,因为存在痛觉信号的二级放大,即便是轻微的触摸或温水刺激也会感到疼痛,相关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下图。

(l)TRPV受体位于感觉神经末梢的膜上,是一种最可能让__________离子进入细胞的通道,引起神经冲动的产生,而痛觉是在__________中形成。

(2)图中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红肿处的细胞会分泌组织胺、前列腺素等物质,加上感觉神经元分泌的肽类神经递质,会使位于________(填序号)上的静默状态的TRPV活化,放大了痛觉效果;阿司匹林能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从而具有能缓减疼痛的作用。

(3)在图示神经细胞A和神经细胞B中添加某种药物,刺激M,发现R的指针只发生了1次偏转,原因可能是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三诊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在某人工鱼塘中食物链主要是浮游植物→鱼A→鱼B,由于某种消费者C的侵入,导致鱼A显著减少,鱼B的数量基本不变,食物网中的营养级级数也未变。下图为新的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丁属于生态系统的三种组成成分。

(1)由于消费者C的入侵改变了原有的群落结构,这种群落演替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明显比第二营养级少,若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示的碳循环缺少了__________个重要的过程(箭头),消费者C最可能是图中的成分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三诊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观赏植物的茎色、叶型分别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灰茎圆叶植株同时进行杂交(甲组)和自交(乙组)实验,结果如下表:

(1)该观赏植物的茎色、叶型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控制该植物的茎色、叶型的两对基因______(能/不能)独立遗传。

(2)将甲组F1中的全部绿茎圆叶植株均授以乙组F1灰茎圆叶植株的花粉,则F2的表现型及其理论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较干旱条件下基因型为aB、ab的花粉授粉成功率都只有其它花粉的1/5;若甲组在较干旱条件下实验,则F1的表现型灰茎圆叶:灰茎细叶:绿茎圆叶:绿茎细叶的比值理论上为________;若经过长期较干旱条件的自然选择,该植物会向表现型为__________增多的方向进化。

(4)研究者发现,该植物主要害虫是一种XY型的昆虫,其红眼基因(R)和白眼基因(r)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白眼雌性和红眼雄性杂交,F1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性(染色体数目正常),若变异只发生在双亲的一方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请推测F1出现白眼雌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三诊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学研究表明,氮素是水和土壤中重要的污染因子,氮肥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产生的氨对雾霾的贡献率达20%以上,农业污染逐渐引起科学界和政府的重视。为研究土壤微生物对氮素的分解作用,某研究人员分别对所取土样进行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纯化操作(A组)和土壤微生物计数操作(B组),过程如下图一,序号①〜⑨表示实验步骤。

(1)步骤①所用的小铁铲需采用________法进行灭菌处理,称取土样时通常需在______旁进行。

(2)分析步骤③、④所用的培养基的成分,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成分)种类不同。

(3)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长期保存,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4)图二所示的接种方法可以在图一的步骤________(填序号)中采用,甲、乙、丙为划线的三个区域,为正确完成接种过程,接种环至少进行________次灼烧灭菌。

(5)步骤⑦中,对1mL菌液进行系列稀释10、100、1000倍,分别经过步骤⑧的接种和培养后,观察到菌落的平均数依次为2860、257、23,则可推测适宜的土样稀释倍数为1000倍,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关于RNA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RNA可以被染色

B. 1个tRNA上一定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 RNA—般较DNA小,能够通过核孔

D. RNA酶就是具有催化作用的R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保存酶时,应选择该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

B.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也能产生ATP

C. ATP合成酶通过为ADP供能来催化ATP的合成

D. 人体中各种不同组织的细胞可以含有相同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甲是滤液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所得的滤纸带,图乙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甲中的色素③吸收光谱的曲线对应为图乙中的曲线b

B. 由图甲可知,相邻色素带之间的间距最大的是叶黄素和叶绿素a

C. 图甲中的色素①在层析液的溶解度比色素④的大

D. 由图乙可知,温室或大棚种植蔬菜时,最好选用蓝紫色的光补充光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衰老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细胞核的体积明显减小

B.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C. 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降低

D.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使得细胞的粘着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