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3605  143613  143619  143623  143629  143631  143635  143641  143643  143649  143655  143659  143661  143665  143671  143673  143679  143683  143685  143689  143691  143695  143697  143699  143700  143701  143703  143704  143705  143707  143709  143713  143715  143719  143721  143725  143731  143733  143739  143743  143745  143749  143755  143761  143763  143769  143773  143775  143781  143785  143791  143799  170175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学者欲研究影响玉米根尖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过程①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B. 过程②比③耗氧速率慢

C. 过程④比③耗氧速率慢的主要原因是ADP不足

D. 实验中加入的呼吸底物时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研人员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番茄品种甲和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图1),以及番茄品种甲的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图2)。(注:光补偿点指植物在一定的温度下,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和呼吸作用数量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光照强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土壤含水量对甲、乙两种番茄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基本相同

B. 气孔导度的变化与番茄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C. 番茄在土壤含水量为50%的条件下,比含水量在90%条件下的光补偿点低

D. 土壤含水量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02浓度逐渐升高,可能是因为水分亏缺导致类囊体结构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正常细胞分裂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核DNA分子数可能为N

B.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为N

C. 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

D. 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研人员研究小鼠癌变与基因突变的关系。如图为小鼠结肠癌发生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B. 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多个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C. 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其遗传物质未改变

D. 小鼠细胞中与癌变有关的基因是突变才产生的新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埋在土里的种子萌发时,为了防止出土过程与土壤直接接触而造成机械伤害,会形成一种“顶端弯钩”的构造。如图是外源激素茉莉素、乙烯对“顶端弯钩”形成的影响,MYC2和EIN3是协助基因转录的蛋白因子(其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HLS1基因的表达受到MYC2和EIN3共同影响

B. 茉莉素通过抑制EIN3的功能从而抑制顶端弯钩的出现

C. MYC2可以通过促进EBF1基因的表达来促进HLS1蛋白的合成

D. 茉莉素和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具有相互拮抗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蛋白质合成示意图,起始密码子对应氨基酸是甲硫氨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硫氨酸处于图中a的位置

B. 密码子位于结构③上

C. ②上碱基改变可能改变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

D. 结构①沿着②向右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脱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一个涉及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II-3不携带乙病基因。不考虑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II-2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

C. III-3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于1-2 D. III-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们发现灰色银狐中有-种变种,在灰色背景上出现白色的斑点,十分漂亮,称白斑银狐。让白斑银狐雌雄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斑银狐:灰色银狐=2: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银狐体色白斑和无白斑是一对相对性状

B. 银狐体色白斑对无白斑为显性

C. 控制银狐体色白斑的基因可能纯合时胚胎致死

D. 可以利用测交的方法获得纯种白斑银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

B. 杀虫剂的使用是基因pen发生突变的根本原因

C. 昆虫发生抗药性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 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实验室条件下可以研究细菌抗药性形成的机理。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是敏感的,将它接种到青霉素浓度为0.1单位/cm3的培养基里,绝大多数细菌死亡,但有个别细菌能存活下来,并能进行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青霉素的影响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降低

B. 存活下来的个体通过繁殖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的提高

C. 接触青霉素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间已经产生了抗青霉素的差异

D. 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