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3683  143691  143697  143701  143707  143709  143713  143719  143721  143727  143733  143737  143739  143743  143749  143751  143757  143761  143763  143767  143769  143773  143775  143777  143778  143779  143781  143782  143783  143785  143787  143791  143793  143797  143799  143803  143809  143811  143817  143821  143823  143827  143833  143839  143841  143847  143851  143853  143859  143863  143869  143877  170175 

科目: 来源:2017届广西钦州市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测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腐乳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发酵食品,是用豆腐发酵制成的,民间老法生产豆腐乳均为自然发酵,现代酿造厂多采用优良的毛霉菌种进行发酵。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筛选出优良的毛霉菌种,可配制以豆渣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并在埔养基中加入________试刑,使之呈紫色,将毛霉孢子悬浮液用______法接种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基上会出现以毛霉菌落为中心的_______,挑选_______的菌落中的菌株用于生产。

(2)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可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_______培养基上临时保藏,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当菌落长成后,将试管放入_______℃的冰箱中保藏。

(3)腐乳制作过程中要加盐腌制,加盐可以_______,使豆腐块变硬,还能______,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广西钦州市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测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回答下列关于现代生物科技的问题:

(1)动物细胞培养时为了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常用_______处理剪碎的组织块,并用培养液将细胞稀释制成_________。

(2)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通入5%的C02,其目的是_________,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通常要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

(3)动物细胞核移植时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________;常选用处于_______(时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主要是因为卵细胞大,易操作,含有促进_____表达的相关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之间进行重新组合,称为基因重组。下列各选项能够体现基因重组的是

A. 利用人工诱导的方法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B.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生产干扰素的大肠杆菌

C. 在海棠枝条上嫁接苹果的芽,海棠与苹果之间实现基因重组

D.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涂抹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以获得无子番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昆虫种群的翅色有绿色(AA)、浅褐色(Aa)和褐色(aa)三种表现型。抽样调查得知,当年绿色、浅褐色和褐色个体各占65%、25%和10%,现假设该种群中绿色个体每年增加10%,浅褐色个体数目不变,褐色个体每年减少10%,则第二年该种群中决定翅色A基因的频率约为

A. 45.7% B. 76.5% C. 79.6% D. 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经 X 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

B. X 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C. 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D. 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A、B、C表示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存在地理隔离的三个地区,A地区某种群部分个体迁移至B、C地区(t1、t2表示不同的时期),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留居在A地区的甲种群基因库将保持稳定不变

B.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这一条件

C.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种群间的地理隔离不会阻碍其基因交流

D.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乙、丙是能适应各自环境的新物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B.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他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 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D.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

B. 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 ①、②、③依次为血液、组织液、细胞内液

D. 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不会存在于①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