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9737  169745  169751  169755  169761  169763  169767  169773  169775  169781  169787  169791  169793  169797  169803  169805  169811  169815  169817  169821  169823  169827  169829  169831  169832  169833  169835  169836  169837  169839  169841  169845  169847  169851  169853  169857  169863  169865  169871  169875  169877  169881  169887  169893  169895  169901  169905  169907  169913  169917  169923  169931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的某些细胞膜上的CFTR蛋白与NaCl的跨膜运输有关。当CFTR蛋白结构异常时,会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肺部感染,引发囊性纤维病。下图为一个人体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囊性纤维病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B.由图可知,Na排出细胞与K+进入细胞都属于主动运输

C.如果大量Cl进入神经细胞,将有利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形成

D.CFTR蛋白与两种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说明载体蛋白不具特异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研究某湖泊中X深度生物光合作用和需氧呼吸时,设计了如下操作。

①用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标号abc,并将a用不透光的黑布包扎起来;

②用abc三个瓶子均从湖中X深度取满水,并测定c瓶中水的溶氧量;

③将ab两瓶密封后再沉入X深度水体中,24小时后取出;

④测定ab两瓶中水的溶氧量,三个瓶子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24小时内X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需氧呼吸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W)mol/瓶

B.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mol/

C.需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K-W)mol/

D.需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V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859年,一位英格兰农场主将欧洲兔带到澳大利亚草原放养,后来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生态专家先后采用引入狐狸(y1年)和粘液瘤病毒(y2年)等手段进行防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 引入狐狸防治欧洲兔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是狐狸捕食较多的袋鼠

B. 引入的病毒能防治欧洲兔但对袋鼠影响不大,原因是病毒的专性寄生

C. 0—y1年欧洲兔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y1年时为防治的最佳时间

D. 若调查中被标记的部分个体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正确的是(

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

B.由图可知单糖是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

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

D.该运输过程可发生在茎尖的分生区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农科所用含K+Mg2+的培养液培养番茄幼苗,每天K+Mg2+初始状态均为500mg/L,定时测定培养液中K+Mg2+的剩余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离子浓度和生长发育时间

B.番茄对K+Mg2+的需求量在授粉期均大于营养生长期,二者的运输与氧分压有关

C.番茄在营养生长的前期及坐果期后对K+几乎不吸收,在授粉期和坐果期吸收量增大

D.番茄对K+Mg2+吸收量的差异可能与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有关,其根本原因是吸收Mg2+K+的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科学家培育抗虫棉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l)基因工程中用到的基本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细菌的基因能整合到棉花细胞的DNA上并在棉花细胞中表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过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于调节该过程的植物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检测Bt毒蛋白基因在棉花细胞中是否完全表达,在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保持抗虫性状,可利用抗虫棉的体细胞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然后进一步制造人工种子。人工种子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图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糖类,若Y内的货物为水解酶,则结构⑤为溶酶体

B.蛋白质A和蛋白质B的结合是特异的,能够保证囊泡内货物精确运输,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运输都需要这种机制

C.囊泡运输与S基因密切相关,科学家发现酵母菌S基因突变体相比于野生型酵母菌,其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在细胞中大量积累,推测,S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具有参与囊泡与细胞膜融合的功能

D.①中存在DNA和蛋白质复合物,原核细胞中也会有此类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给健康雄性小鼠一次灌喂1mL50%乙醇,禁食16h后处死小鼠,取出肝脏进行检测,发现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甘油三酯(TG)的含量都明显增加,分別为Xμg/mLYmmol/L。为研究小鼠每天灌喂护肝茶对一次灌喂1mL50%乙醇所致急性肝损伤的影响,请依据提供的材料用具,以肝组织中GSHTG的含最为检测指标,提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符合实验要求的雄性小鼠若干只,高、中、低剂量的护肝茶,清水,50%乙醇,灌喂设备,检测设备等。

(要求与说明:实验期间小鼠在适宜条件下饲养;30d后检测小鼠肝组织中GSHTG的含量,检测方法和过程不作要求。)

请回答:

1)实验思路:

①小鼠随机均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d后一次灌喂1mL50%乙醇并禁食16h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果表明,在实验剂量范围内,护肝茶对1mL50%乙醇所致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对TG增加的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在高剂量情况下测得TG含量为3/4Ymmol/L;对GSH增加的促进作用:只有在高剂量情况下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测得GSH含量为2Xμg/mL。请设计一个坐标系,用柱形图表示检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对小鼠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时,可用_____________给肝组织切片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TG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可以发现,1mL50%乙醇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内被染色区域__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健康小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萜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昆虫及微生物体内,是多种香料和药物的主要成分。Ⅰ是一种萜类化合物,它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R’R”为烃基

回答下列问题:

1)按官能团分类,A的类别是______________

2A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CDEF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B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

5FG的反应中,乙酸酐的作用______________

6)十九世纪末O.Wallach发现并提出了“异戊二烯法则”,即自然界中存在的萜类化合物均可以看作是异戊二烯的聚合体或衍生物,为表彰他对萜类化合物的开创性研究,1910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请以CH3CH2OHCH3MgI为有机原料,结合题目所给信息,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补全异戊二烯()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请回答泡菜制作以及乳酸菌分离纯化有关问题

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为了缩短制作时间,可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少量陈泡菜液的作用是________。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

2)某同学尝试从新鲜的泡菜滤液中分离纯化乳酸菌。首先需要用________对泡菜液进行梯度稀释,之后用________法接种到灭菌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不需要的操作是________A.倒置 B.恒温 C.无氧 D.充入CO2

(二)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2018。“白菜—甘蓝”是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期短、耐热性强和易于储藏等优点。下图是“白菜—甘蓝”的杂交过程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得到原生质体需在05—06mol/L__________环境中用_______来处理白菜细胞和甘蓝细胞。

2)通常用________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____________。在组织培养的过程中,植株幼苗的根、芽完全长成,将幼苗移至__________中,保持80%湿度,并逐渐降低湿度,直到与自然湿度接近后,移栽至土壤定植。

3)通常情况下,白菜和甘蓝有性杂交是不能成功的,原因是____,若对白菜和甘蓝采用杂交育种 方法能成功的话,则得到的后代应含的染色体数和通过图示方法所获得的植株的染色体数分别是_____

4)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和传统杂交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