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9761  169769  169775  169779  169785  169787  169791  169797  169799  169805  169811  169815  169817  169821  169827  169829  169835  169839  169841  169845  169847  169851  169853  169855  169856  169857  169859  169860  169861  169863  169865  169869  169871  169875  169877  169881  169887  169889  169895  169899  169901  169905  169911  169917  169919  169925  169929  169931  169937  169941  169947  169955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 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如图为某水域中生态浮床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浮床体现了群落中植物在________方向上的结构特征,可以为鸟类及鱼类提供多样化的________条件。

(2)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最终进入浮床植物体内经历的过程是_______

(3)污水流入后仍能保持动态平衡,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高____,进而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生态浮床既具有处理污水的功能,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_价值。

(4)污水流经生态净化系统后,流出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 危害。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甲图是农业生态工程模式图,乙图为碳循环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

A.乙图中过程③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

B.甲图中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甲图是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多途径利用农作物,使能量循环利用,提高了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D.要减少温室效应,应调整图乙中的过程①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大气污染中主要是SO2污染,科研人员对影响LSO2浓度的变化因素进行了研究。

1)生态系统成分中___________的分解作用可以产生SO2_____________可以吸收空气中的SO2,从而影响大气中的SO2的变化。

2)人类活动中增加大气SO2浓度的有__________,减少大气中SO2浓度的有______________

3)在近十年中发现L市的年均SO2浓度及每年SO2浓度变化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10年来LSO2浓度的总体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每年中SO2浓度变化呈现_____________的规律,推测主要原因是冬季采暖导致_____________,且植被覆盖量_____________,导致植物吸收的SO2减少。

4)为进一步证明上述的推测,研究人员对L市的植被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

图中的数据________(是/否)支持上述假设,依据是_____________

5)综合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人类必需对____________复合生态系统进行调整,并利用_________等现代技术培育新的抗寒植物,以增加冬季的植被覆盖量,才能更有效的治理L市的SO2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本活动应选择洋葱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

B.第一次观察时中央大液泡把细胞质和细胞核都被挤到四周,紧贴着细胞壁

C.吸水纸的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出的多余液体

D.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细胞液浓度可以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药物A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临床用于肿瘤的治疗。研究人员利用H细胞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相关研究。

1H细胞是一种肝癌细胞,具有________的特点,该细胞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细胞癌变后通常会表达特异性的膜蛋白,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机体主要通过________免疫发挥免疫监控和清除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癌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表达量________,无法被免疫细胞识别,从而实现免疫逃逸。

2)将H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加入D溶剂溶解的不同浓度的药物A溶液,24h后测定细胞存活率。实验结果如下表,由数据可知药物AH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度/mol·L-1

0

1

5

10

15

20

细胞存活率/%

1000

9821

9785

9712

9687

9624

3)研究人员对药物A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研究。将H细胞与T淋巴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A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癌细胞的凋亡率。对照组的设置应为________

①单独培养的H细胞 ②单独培养的T淋巴细胞 ③混合培养的H细胞与T淋巴细胞

④加入等量的D溶剂 ⑤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

凋亡率统计结果如下表,据此提出药物A的免疫调节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度/mol·L-1

凋亡率/%

对照组

3

1

134

10

293

15

553

4)为进一步探究药物A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机理,研究人员又做了如下实验:

①已知IL-2TNF-α是T细胞产生的两种杀伤性细胞因子,研究人员利用癌症模型鼠进行实验,测定了不同组小鼠IL-2TNF-α的表达量,结果如下表:

A药剂量/mg·kg-1

IL-2

TNF-α

0

1412

1125

5

1831

1654

10

2432

2023

15

3154

2750

T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后可以抑制T细胞的活性,使其无法识别癌细胞,导致癌细胞的免疫逃逸。研究者分别测定了①实验中T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表达量,结果如上图。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支持/不支持)药物A免疫作用机理的假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PD-1/PD-L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理,利用免疫学知识为治疗癌症提供一种新思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因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

B.单基因遗传病成人较青春期发病率高

C.妊娠早期避免致畸剂,可以显著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D.成人很少新发染色体病,但随年龄增长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模拟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乙容器内两种不同颜色小球的大小、重量及数量必须相等

B. 从甲或乙容器随机取出一个小球可模拟等位基因分离的过程

C. 从甲、乙容器各随机取出一个小球并组合模拟F1自交产生F2的过程

D. 该实验要做到多次重复并统计,每次取出后要及时放回小球并摇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植物激素,其具有抑制侧枝生长等作用。

1)独脚金内酯作为植物激素,是一类具有_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的有机物。

2)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侧枝生长,在这一功能上,其与独脚金内酯是_____的关系。

3)为了探究这两种激素在调节侧枝生长上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者用细胞分裂素类似物BA和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等试剂,以及独脚金内酯合成突变体和受体突变体豌豆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下图。

①整个实验在光照和温度可控的温室中进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处理和测量的材料都是豌豆原本不发育的第三侧芽,选择此侧芽的目的是________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BA促进侧芽生长的效果在_______中比野生型更明显。

④依据实验结果判断,______(填“突变体1”或“突变体2”)是独脚金内酯合成突变体,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推测独角金内酯能够促进细胞分裂素的降解而抑制侧枝生长,验证此推测还需补充的实验组处理为____

a.野生型豌豆 b.豌豆突变体1 c.豌豆突变体2 d.细胞分裂素合成缺陷型豌豆

e.用适量BA处理 f.用适量GR24处理 g.用适量BAGR24处理

h.检测细胞分裂素含量 i.检测侧枝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阳光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形成“光斑”,图表示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一片叶子在“光斑”照射前后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有关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实线代表二氧化碳吸收速率

B.“光斑”照射开始时,二氧化碳吸收速率慢于氧气释放速率

C.“光斑”移开后,虚线立即下降,一段时间后,实线才开始下降,这是因为“光斑”照射产生的ATP[H]还可以继续还原C3

D.B点以后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种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的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表格是某同学为验证温度对该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所设计的实验及操作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A

试管B

试管C

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温度处理(℃)

37

50

10

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反应时间

适宜时间

适宜时间

适宜时间

碘液

2

2

2

现象

X

变蓝

变蓝

A.图中c点酶促反应速率较低,可适当升高温度提高反应速率

B.表格中试管B将温度降低至37℃保持一段时间后,实验现象仍呈现蓝色

C.图中点所对应的温度是保存该酶的最适温度

D.表格中X处的实验现象是不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