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2641  22649  22655  22659  22665  22667  22671  22677  22679  22685  22691  22695  22697  22701  22707  22709  22715  22719  22721  22725  22727  22731  22733  22735  22736  22737  22739  22740  22741  22743  22745  22749  22751  22755  22757  22761  22767  22769  22775  22779  22781  22785  22791  22797  22799  22805  22809  22811  22817  22821  22827  22835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1)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在滤纸上出现

四条清晰的色素带,其中呈黄绿色的色素带为_______。

(2)该同学改变层析液组成后继续进行实验,滤纸条上只出现了黄、绿两条色素带。他用刀片裁出带有色素带的滤纸条,用乙醚分别溶解条带上的色素,浓缩后用一分析仪器检测,通过分析色素溶液的        来判断条带的色素种类。

(3)实验结束几天后,乙、丙两同学发现部分预留叶片已变黄。乙同学认为这是由于叶片中某些色素降解所造成的,丙同学则认为某些色素含量增加。根据所学知识,你将如何设计实验来判断两个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科研小组为了解下丘脑与其他内分泌腺之间的功能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材料和步骤:

 ①实验动物:家兔12只(体重2kg/只,雌雄各6只)。

 ②依次测定和记录12只家兔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含量以及12小时的尿量,每天1次,连续3天。(性激素分泌调节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原理相同)

 ③第4天,切断各家兔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联系后,重复上述步骤②。最后,将手术前、后的两组数据用          方法处理,求出差异。

 (2)结果与分析: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含量,手术后比手术前          ;切断垂体与下丘脑的联系后,甲状腺和        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②兔的尿量,手术后比手术前       ,可推断出       激素分泌减少。

(3)结论:根据实验结果以及下丘脑和其他内分泌腺的功能可知,下丘脑合成和分泌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相应的       ,再促进相应的内分泌腺合成和分泌激素。

 (4)为进一步明确与尿量变化相关激素的分泌途径,你认为下一个实验应在哪一方面进行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进一步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

①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见下表:

  

A

 B

C

D

E

来源

猪血

马肝

蛙表皮

棉花

霉菌

水溶性

+

+

+

灰分

+

+

染色反应

+

苏丹Ⅲ溶液

+

双缩尿试剂

+

+

+

碱液

注:+:有(溶解);一: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

③将适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推断出:

 A、          ;B、          ;C、          ;D、          ;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地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动物种类繁多。后来,由于上游地区一农药厂的污染废水排入河流,造成该地农田土壤环境持续恶化,原本常见的泥鳅、田螺等几近销声匿迹。为了调查污染废水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距污染河流不同距离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

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

0.1

0.5

1.0

2.0

4.0

动物类群数(类)

20

23

37

50

58

动物个体总数(个)

365

665

750

1983

2490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动物调查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理由是         

(2)遭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土壤动物,是因为农田生态系统具有          ,而不同类群的土壤动物具有          。过度污染的农田会丧失生产能力,原因是         

(3)从表1调查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①          ;②         

(4)当污染停止后,在原来因污染而废弃的土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          演替。在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这种演替将最后达到____________(群落)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为了实现燃料供应来源多样化,发展长期替代化石燃料的产品如燃料酒精、生物柴油、沼气等已经列入我国未来10年的发展计划。

    广东省是我国甘蔗主产区之一。甘蔗是一种高光效的C4植物,单位面积产量很高,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目前已成为南方地区燃料酒精生产的重要原料。利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的一般工艺流程为:甘蔗→榨汁(蔗糖)→酵母发酵→蒸馏→成品(燃料酒精)。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甘蔗大规模快速繁殖技术的过程。

(2)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

步骤2: 制备选择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注意______和_____,加琼脂后灭菌,制成固体平板。

步骤3:将紫外照射后的菌液稀释涂布平板。

步骤4:根据______筛选出突变菌。

(3)上述步骤2、3和4的依据分别是_________。

 (4)利用获得的突变菌和蔗汁进行酒精发酵实验,除了将培养基灭菌、保持空间洁净外,发酵过程中防止外来杂菌入侵还有哪些可行方法?(列举两种)

(5)甘蔗榨汁以后还有大量的蔗渣废弃物,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是酵母菌无法直接利用,原因是其_____。请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列举两种方法)

 (6)突变菌往往带有一些特殊的基因。在获得这些基因的过程中,PCR技术相当重要。PCR扩增反应中加入引物和DNA聚合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香蕉原产热带地区,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广东省冬季常受强寒潮和霜冻影响,对香蕉生长发育影响很大。由香蕉束顶病毒(BBTV,单链环状DNA病毒)引起的香蕉束顶病,对香蕉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当前香蕉栽培品种多为三倍体,由于无性繁殖是香蕉繁育的主要方式,缺少遗传变异性,因此利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其种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香蕉大规模快速繁殖技术的过程。

(2)脱毒香蕉苗的获得,可采用_____的方法,此方法的依据是______和_______。

(3)建立可靠的BBTV检测方法可以监控脱毒香蕉苗的质量,请问可用哪些方法检测病毒的存在?(列举两种方法)

(4)在某些深海鱼中发现的抗冻蛋白基因帅对提高农作物的抗寒能力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该基因可以从这些鱼的DNA中扩增得到。试述在提取和纯化DNA时影响提纯效果的因素及其依据。(列举两点)

(5)如何利用帅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抗寒能力提高的香蕉植株?在运用转基因香蕉的过程中,在生态安全方面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列举两点)

(6)从细胞工程的角度出发,简述一种培育抗寒香蕉品种的方法及其依据。另外,抑制果胶裂解酶的活性可以延长香蕉果实储藏期,请描述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降低该酶活性的一般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裂解,从而病菌抗原白细胞介素消灭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通过发酵到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溶氧的氨酸棒状杆菌。下面在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

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

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

D.发酵液pH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玉米和小麦在适宜条件下照光一段时间后,将叶横切片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结果发现玉米叶片的维管束细胞被染色,小麦叶片的_______________被染成______________,被染色的原因是                           。由此可知,玉米属于                      植物,小麦属于                     植物。

当用碘液对某一植物照光后的叶横切片染色时,却发现被染色的叶片同时出现上述玉米和小麦叶片的染色结果。据这个实验现象可推出;从光合作用角度来说,该植物具有      植物的特点,其光合作用具有CO2形成的最好化合物有  ____ 种,即                  

Ⅱ.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是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1)           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请说明理论依据。

在进行扦插枝条生根实验时,一般需要剪去扦插枝条上的一部分叶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                                         ,同时还应使扦插环境保持较高的              避免扦插枝干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