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9344  49352  49358  49362  49368  49370  49374  49380  49382  49388  49394  49398  49400  49404  49410  49412  49418  49422  49424  49428  49430  49434  49436  49438  49439  49440  49442  49443  49444  49446  49448  49452  49454  49458  49460  49464  49470  49472  49478  49482  49484  49488  49494  49500  49502  49508  49512  49514  49520  49524  49530  49538  170175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高度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

B.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C.图(一)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率

D.图(二)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有资料表明:①K+不能通过双分子层的人工膜,②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菌素,与K+具有特异亲和力,③在人工膜上加少量缬氨霉素,K+可以通过膜,Na+仍不能通过膜。下列关于K+能通过膜Na+不能通过膜的原因解释中,正确的是

A、K+的载体是缬氨霉素,Na+的载体不是缬氨霉素

B、K+能够与缬氨霉素反应,Na+不能

C、K+能可逆性地与缬氨霉素结合,Na+不能

D、K+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膜,Na+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瑞典研究人员发现一种促进脂肪细胞生成的蛋白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这一发现有望为治疗肥胖症开辟新途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与脂肪的共有元素有C、H、O

B.在适宜条件下,蛋白质水解酶可以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解

C.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遇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

D.理论上可以通过促进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功能来治疗肥胖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探究酶X的活性部位,某科学家人工合成了五种不同长度的该酶片断,并分别测定其酶活性,结果如下图。(“+”表示酶具有活性:“一”表示酶不具有活性。酶X总长为419个氨基酸残基中,图数目代表氨基酸的编号,例如86~419代表酶x的第86号氨基酸到第419号氨基酸)

依据实验结果,酶x分子中具有活性的部分是

A.第1号氨基酸到第43号氨基酸      

B.第44号氨基酸到第85号氨基酸

C.第196号氨基酸到第419号氨基酸   

D.第197号氨基酸到第302号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右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B.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不变

C.在A点提高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D.在C点提高反应物浓度,产物不再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个容器内,调整 pH 至 2.0 ,保存于 37℃ 的水浴锅中,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 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 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C. 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 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② 酶都有消化功能;③ 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④ 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具有专一性、高效性;⑤ 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⑥ 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⑦ 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起催化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④⑥    D. ①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3∶5,这是因为(   )

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B.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C.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些植物在早春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它细胞100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糖生成ATP的量却只有其它细胞的40%:此时的花序细胞

A.主要通过无氧呼吸生成ATP   B.产生的热量远多于其它细胞

C.线粒体基质不参与有氧呼吸   D.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