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9400  49408  49414  49418  49424  49426  49430  49436  49438  49444  49450  49454  49456  49460  49466  49468  49474  49478  49480  49484  49486  49490  49492  49494  49495  49496  49498  49499  49500  49502  49504  49508  49510  49514  49516  49520  49526  49528  49534  49538  49540  49544  49550  49556  49558  49564  49568  49570  49576  49580  49586  49594  170175 

科目: 来源:2014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种牧草体内形成氰的途径为:前体物质→产氰糖苷→氰。基因A控制前体物质生成产氰糖苷,基因B控制产氰糖苷生成氰。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高茎与矮茎分别由基因E、e控制。亲本甲(AABBEE)和亲本乙(aabbee)杂交,F1均表现为氰、高茎。假设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无氰、高茎个体占的比例是

A.3/64          B.7/64          C.1/64         D.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有一种“十二肽”,分子式为CXHYNZOWS(z>12,w>13)。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氨基酸。

A.合成该多肽时至少需36个密码子

B.控制合成该多肽相应的基因至少有36个碱基

C.该分子彻底水解后有(z-12)个赖氨酸,(W-13)/2个天门冬氨酸

D.该分子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并且必须有12种tRNA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B.⑤与⑥细胞内的基因容易发生突变

C.⑤⑥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D.细胞衰老与死亡一定会引起人体的衰老与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物质鉴定在生物学研究中常常会遇到。下列有关物质鉴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还原糖鉴定时,加入斐林试剂混合均匀后就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的出现

B.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可鉴定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是否存在原癌基因

C.利用CuSO4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可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

D.脂肪鉴定中可使用50%酒精溶液固定脂肪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采用如图所示方法测定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将对称叶片的一半遮光(A),另一半不遮光(B),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A、B间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和温度下照射一段时间,在A、B中截取对应部分相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作m1和m2,单位mg/(dm2·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方法在未测出呼吸作用强度的条件下,能测出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B.(m2–m1)表示B叶片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有机物的积累量

C.m2表示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净光合作用的大小

D.m1表示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呼吸作用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得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肽键数目减少7个

B.C原子减少12个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D.O原子数目减少2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下列相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植物细胞中的葡萄糖

B.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C.用甲基绿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

D.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观察鸡血细胞中的DNA和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反应速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其中Km表示当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反应速率(VmAx)一半时的反应物浓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适当升高温度,VmAx和Km均会增大

B.同一种酶对不同的反应物具有相同的Km值

C.存在与反应物竞争酶的抑制剂时,VmAx减小

D.存在与反应物竞争酶的抑制剂时,Km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人体内将产生抗原物质 ②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③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是衰老细胞的特征 ④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⑤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络用的语言或文字 ⑥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质等物质减少有关

A.①③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探究小组利用面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将它们置于不同光照强度下,测量甲、乙两种植物叶片吸收和释放CO2的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图反映的是甲、乙两种植物在恒温等条件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B.当光照强度为x(b<x<d)时,每天光照12h,两种植物均能正常生长

C.相对植物甲来说,植物乙可视为阴生植物,可通过A和c两点来判断

D.当光照强度为e时,植物甲和植物乙叶片消耗CO2的比值为8: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