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复数满足的虚部为2

1)求复数

2)设在复平面上对应点分别为,求的面积.

【答案】1;(21

【解析】

1)设za+biabR),由已知列关于ab的方程组,求解可得复数z

2)分类求得ABC的坐标,再由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

解:(1)设za+biabR),

由已知可得:,即

解得

z1+iz=﹣1i

2)当z1+i时,z22izz21i

A11),B02),C1,﹣1),

故△ABC的面积S2×11

z=﹣1i时,z22izz2=﹣13i

A(﹣1,﹣1),B02),C(﹣1,﹣3),

故△ABC的面积S2×11

∴△ABC的面积为1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向量=(2sinB,2-cos2B),=(2sin2( ),-1),.

(1)求角B的大小;

(2)若a= ,b=1,求c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正四面体的平面展开图,分别是的中点,在这个正四面体中:①平行;②为异面直线;③成60°角;④垂直.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将图象上的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

1)求函数的解析式和定义域;

2)求函数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若直线与曲线相切;

1)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与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2)在曲线上取两点与原点构成,且满足,求面积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表示一位骑自行车和一位骑摩托车的旅行者在相距80 km的甲、乙两城间从甲城到乙城所行驶的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有人根据函数图象,提出了关于这两个旅行者的如下信息:

①骑自行车者比骑摩托车者早出发3 h,晚到1 h

②骑自行车者是变速运动,骑摩托车者是匀速运动;

③骑摩托车者在出发1.5 h后追上了骑自行车者;

④骑摩托车者在出发1.5 h后与骑自行车者速度一样.

其中,正确信息的序号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跨国饮料公司在对全世界所有人均GDP(即人均纯收入)在千美元的地区销售该公司A饮料的情况调查时发现:该饮料在人均GDP处于中等的地区销售量最多,然后向两边递减.

1)下列几个模拟函数:①;②;③;④x表示人均GDP,单位:千美元,y表示年人均A饮料的销售量,单位:L.用哪个模拟函数来描述人均A饮料销售量与地区的人均GDP关系更合适?说明理由;

2)若人均GDP1千美元时,年人均A饮料的销售量为,人均4千美元时,年人均A饮料的销售量为,把(1)中你所选的模拟函数求出来,并求出各个地区年人均A饮料的销售量最多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例.得到如下饼图:

则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

B. 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

C.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

D.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贫困地区扶贫办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要求,带领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脱贫奔小康.经过不懈的奋力拼搏,新农村建设取得巨大进步,农民年收入也逐年增加,为了更好的制定2019年关于加快提升农民年收入力争早日脱贫的工作计划,该地扶贫办随机统计了2018年50位农民的年收入并制成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

(Ⅰ)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50位农民的年平均收入(单位:千元)(同一组数据用该组数据区间的中点值表示);

(Ⅱ)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认为该贫困地区农民年收入服从正态分布,其中近似为年平均收入近似为样本方差,经计算得.利用该正态分布,求:

(i)在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中,该地区约有的农民的年收入高于扶贫办制定的最低年收入标准,则最低年收入大约为多少千元?

(ii)为了调研“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政策要求落实情况,扶贫办随机走访了1000位农民.若每个农民的年收入相互独立,问:这1000位农民中的年收入不少于12.14千元的人数约为多少?

参考数据:.若,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