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为了解甲、乙两个快递公司的工作状况,假设同一个公司快递员的工作状况基本相同,现从甲、乙两公司各随机抽取一名快递员,并从两人某月(30天)的快递件数记录结果中随机抽取10天的数据,制表如图:

每名快递员完成一件货物投递可获得的劳务费情况如下:甲公司规定每件4.5元;乙公司规定每天35件以内(含35件)的部分每件4元,超出35件的部分每件7.

1)根据表中数据写出甲公司员工A在这10天投递的快递件数的平均数和众数;

2)为了解乙公司员工B的每天所得劳务费的情况,从这10天中随机抽取1天,他所得的劳务费记为X(单位:元),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3)根据表中数据估算两公司的每位员工在该月所得的劳务费.

【答案】1)平均数为,众数为33;(2)详见解析;(3)甲公司被抽取员工该月收入元,乙公司被抽取员工该月收入元.

【解析】

1)直接利用茎叶图中数据求甲公司员工A投递快递件数的平均数和众数.

2)由题意能求出X的可能取值为136147154189203,分别求出相对应的概率,由此能求出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3)利用(2)的结果能估算算两公司的每位员工在该月所得的劳务费.

1)甲公司员工A投递快递件数的平均数为:

众数为33.

2)设a为乙公司员工B投递件数,则

时,元,

时,元,

X的可能取值为136147154189203

X的分布列为:

X

136

147

154

189

203

P

(元).

3)根据图中数据,由(2)可估算:

甲公司被抽取员工该月收入元,

乙公司被抽取员工该月收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直四棱柱的底面是菱形,EMN分别是的中点.

1)证明:平面

2)求点C到平面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M是以CD为直径的半圆周上的任意一点(与CD均不重合),且平面平面ABCD.

1)求证:平面平面BCM

2)当四棱锥的体积最大时,求AMCD所成的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设函数,其中为常数且.新定义:若满足则称的回旋点.

1)当时,分别求的值;

2)当时,求函数的解析式,并求出回旋点;

3)证明函数有且仅有两个回旋点,并求出回旋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圆内有6000个点,其中任三点都不共线;①能否把这个圆分成2000块,使每块恰含有三个点,如何分?②若每块中三点满足:两两间的距离皆为整数且不超过9,则以每块中的三点为顶点作三角形,这些三角形中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至少有多少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直四棱柱中,底面为等腰梯形,分别是的中点.

1)证明:直线平面

2)求直线与面所成角的大小;

3)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8128日成功发射,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以嫦娥四号为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深空探测工程全面拉开序幕.根据部署,我国探月工程到2020年前将实现“绕、落、回”三步走目标.为了实现目标,各科研团队进行积极的备战工作.某科研团队现正准备攻克甲、乙、丙三项新技术,甲、乙、丙三项新技术独立被攻克的概率分别为,若甲、乙、丙三项新技术被攻克,分别可获得科研经费万,万,.若其中某项新技术未被攻克,则该项新技术没有对应的科研经费.

1)求该科研团队获得万科研经费的概率;

2)记该科研团队获得的科研经费为随机变量,求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杨辉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排列,在欧洲这个表叫做帕斯卡三角形,帕斯卡是在1654年发现这一规律的,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在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表,这是我国数学史上的一次伟大成就,如图所示,在杨辉三角中去除所有为1的项,依次构成数列,2334645 10 105……,则此数列的前119项的和为__________(参考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网购平台为了解某市居民在该平台的消费情况,从该市使用其平台且每周平均消费额超过100元的人员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并绘制右图所示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中间三组的人数可构成等差数列.

(1)求的值;

(2)分析人员对抽取对象每周的消费金额y与年龄x进一步分析,发现他们线性相关,得到回归方程.已知100名使用者的平均年龄为38岁,试判断一名年龄为22岁的年轻人每周的平均消费金额为多少.(同一组数据用该区间的中点值代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