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已知点P1(a1,b1),P2(a2,b2),…,Pn(an,bn)(n为正整数)都在函数y=(
1
2
)x
的图象上.
(1)若数列{an}是首项为1,公差也为1的等差数列,求{bn}的通项公式;
(2)对(1)中的数列{an}和{bn},过点Pn,Pn+1的直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cn,试证明:对一切正整数n,cn
9
8

(3)对(1)中的数列{an},对每个正整数k,在ak与ak+1之间插入3k-1个3,得到一个新的数列{dn},问a5是数列{dn}中的第几项.若设Sn是数列{dn}的前n项和,试求S100的值.
分析:(1)根据题中已知条件以及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先求出bn的通项公式,然后证明为常数即可证明;
(2)先求出直线PnPn+1的方程,然后求出它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n(n+2,0),Bn(0,
n+2
2n+1
)
,表示出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cn,最后利用作差法判定数列{cn}的单调性,从而求出cn范围;
(3)从第一项a1=1开始到a5=5为止,共插入了30+31+32+33=40个3,从而确定a5=5是数列{dn}中的第45项,在数列{dn}中,a5=5到a6=6中间插入了34=81个3,则S100=S45+55×3,从而求出所求.
解答:(本题满分(18分),第1题(4分),第2题(6分),第3题8分)
解:(1)由已知,an=n,所以,bn=(
1
2
)n
(n为正整数).…(4分)
(2)因an=n,bn=(
1
2
)n
,∴Pn(n,(
1
2
)n)
Pn+1(n+1,(
1
2
)n+1)
,…(5分)kPnPn+1=
(
1
2
)
n+1
-(
1
2
)
n
(n+1)-n
=-(
1
2
)n+1
,直线PnPn+1的方程为y-(
1
2
)n=-(
1
2
)n+1(x-n)
,…(6分),
它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n(n+2,0),Bn(0,
n+2
2n+1
)

cn=
1
2
•|OAn|•|OBn|=
(n+2)2
2n+2
,…(8分)cn-cn+1=
(n+2)2
2n+2
-
(n+3)2
2n+3
=
n2+2n-1
2n+3
>0

∴数列{cn}随着n的增大而减小 …(9分)
cnc1=
9
8
.…(10分)
(3)∵an=n,∴数列{dn}中,从第一项a1=1开始到a5=5为止,
共插入了30+31+32+33=40个3,∴a5=5是数列{dn}中的第45项…(14分)
在数列{dn}中,a5=5到a6=6中间插入了34=81个3
∴S100=S45+55×3=(1+2+3+4+5)+40×3+55×3=300.…(18分)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以及函数的综合应用,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对数列的综合掌握,解题时注意整体思想和转化思想的运用,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点A(1,0),B(0,1)和互不相同的点P1,P2,P3,…,Pn,…,满足
OPn
=an
OA
+bn
OB
(n∈N*),其中an,bn分别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O为坐标原点,P1是线段AB的中点.
(1)求a1,b1的值;
(2)判断点P1,P2,P3,…,Pn,…能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并证明你的结论;
(3)设数列an的公差为2,在数列cn中,c1=1,c2=-13,cn+2-2cn+1+cn=an(n∈N*),求出cn取得最小值时n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07•深圳一模)已知点A(1,0),B(0,1)和互不相同的点P1,P2,P3,…,Pn,…,满足
OPn
=an
OA
+bn
OB
(n∈N*)
,其中{an}、{bn}分别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O为坐标原点,若P1是线段AB的中点.
(Ⅰ)求a1,b1的值;
(Ⅱ)点P1,P2,P3,…,Pn,…能否共线?证明你的结论;
(Ⅲ)证明:对于给定的公差不零的{an},都能找到唯一的一个{bn},使得P1,P2,P3,…,Pn,…,都在一个指数函数的图象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数列{an}中,a1=1,a5=13,an+2=2an+1-an(n∈N*),数列{bn}中,b2=6,b3=3,bn+2=(n∈N*),已知点P1(a1,b1),P2(a2,b2),…,Pn(an,bn),…,则向量的坐标为    (    )

A.(3×1006,-4[1-()1006])                   B.(3×1004,-8[1-()1004])

C.(3×1002,-4[1-()1002])                   D.(3×1004,-4[1-()10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数列{an}中,a1=1,a5=13,an+2=2an+1-an(n∈N*),数列{bn}中,b2=6,b3=3,bn+2=(n∈N*),已知点P1(a1,b1),P2(a2,b2),…,Pn(an,bn),…,则向量的坐标为(    )

A.(3×1006,-4[1-()1006])         B.(3×1004,-8[1-()1004])

C.(3×1 002,-4[1-()1002])         D.(3×1004,-4[1-()10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2007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已知点A(1,0),B(0,1)和互不相同的点P1,P2,P3,…,Pn,…,满足,其中{an}、{bn}分别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O为坐标原点,若P1是线段AB的中点.
(Ⅰ)求a1,b1的值;
(Ⅱ)点P1,P2,P3,…,Pn,…能否共线?证明你的结论;
(Ⅲ)证明:对于给定的公差不零的{an},都能找到唯一的一个{bn},使得P1,P2,P3,…,Pn,…,都在一个指数函数的图象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