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8分)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AC=1,∠ACD=90°,将它沿对角线AC折起,使ABCD成60°角(见下图).求BD间的距离

 

 

【答案】

解:∵∠ACD=90°,∴=0.

同理=0

ABCD成60°角,∴〈〉=60°或120°.

 

=3+2×1×1×cos〈

∴| |=2或,即BD间的距离为2或.

【解析】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本题满分18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第(3)小题8分)

在平行四边形中,已知过点的直线与线段分别相交于点。若

(1)求证:的关系为

(2)设,定义函数,点列在函数的图像上,且数列是以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为原点,令,是否存在点,使得?若存在,请求出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设函数上偶函数,当,又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当方程上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文科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ABC为正三角形,M、N、G分别是棱CC1、AB、BC的中点,且.

(Ⅰ)求证:CN∥平面AMB1

(Ⅱ)求证: B1M⊥平面AMG.

【解析】本试题主要是考查了立体几何汇总线面的位置关系的运用。第一问中,要证CN∥平面AMB1;,只需要确定一条直线CN∥MP,既可以得到证明

第二问中,∵CC1⊥平面ABC,∴平面CC1 B1 B⊥平面ABC,得到线线垂直,B1M⊥AG,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可以得证。

解:(Ⅰ)设AB1 的中点为P,连结NP、MP ………………1分

∵CM   ,NP   ,∴CM       NP, …………2分

∴CNPM是平行四边形,∴CN∥MP  …………………………3分

∵CN  平面AMB1,MP奂  平面AMB1,∴CN∥平面AMB1…4分

(Ⅱ)∵CC1⊥平面ABC,∴平面CC1 B1 B⊥平面ABC,

    ∵AG⊥BC,∴AG⊥平面CC1 B1 B,∴B1M⊥AG………………6分

∵CC1⊥平面ABC,平面A1B1C1∥平面ABC,∴CC1⊥AC,CC1⊥B1 C,  

设:AC=2a,则

…………………………8分

同理,…………………………………9分

∵ BB1∥CC1,∴BB1⊥平面ABC,∴BB1⊥AB,

………………………………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上海市长宁区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理 题型:解答题

(本题满分18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第(3)小题8分)

在平行四边形中,已知过点的直线与线段分别相交于点。若

(1)求证:的关系为

(2)设,定义函数,点列在函数的图像上,且数列是以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为原点,令,是否存在点,使得?若存在,请求出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设函数上偶函数,当,又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当方程上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2010年广东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测试数学试题 题型:解答题

(本小题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1,-2)、B(2,3)、C(-2,-1)。

(1)求以线段AB、AC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长;

(2)设实数t满足()·=0,求t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上海市长宁区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理 题型:解答题

(本题满分18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第(3)小题8分)
在平行四边形中,已知过点的直线与线段分别相交于点。若
(1)求证:的关系为
(2)设,定义函数,点列在函数的图像上,且数列是以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为原点,令,是否存在点,使得?若存在,请求出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设函数上偶函数,当,又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当方程上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