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下列关于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重锤敲击一下悬吊着的钟后,钟的摆动属于受迫振动
B.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后,振针的振动属于自由振动
C.忽略空气阻力,弹簧振子在竖直方向上沿上下方向振动属于简谐振动
D.防止共振危害时,应使驱动力的频率接近或等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利用共振时,应使驱动力的频率远离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

分析 受迫振动也称强迫振动.在外来周期性力的持续作用下,振动系统发生的振动称为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当受迫振动中的固有频率等于驱动力频率时,出现共振现象.结合共振的利用与防止的方法解答

解答 解:A、敲击后的钟不再受驱动力,其振动是自由振动,不属于受迫振动;故A错误;
B、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后,振针的振动受电源的驱动,属于受迫振动,振荡频率等于交流电的频率,故B错误;
C、忽略空气阻力,弹簧振子在竖直方向上沿上下方向振动时,受到的合外力属于简谐运动回复力的特点;故属于简谐振动;故C正确;
D、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所以利用共振时,应使驱动力的频率接近或等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共振现象以及共振的防止和利用,属于对基础知识点的考查,要注意明确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是否为简谐运动,并明确受迫振动中频率之间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木块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路面由静止出发前进了距离s后,随即撤去此恒力,木块沿原方向又前进了2s的距离后才停下,设木块运动的全过程中地面的情况相同,则运动过程中木块获得的最大动能Ekm为(  )
A.$\frac{Fs}{2}$B.FsC.$\frac{2Fs}{3}$D.$\frac{Fs}{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铜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1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是(  )
A.$\frac{M}{ρ{N}_{A}}$B.$\frac{ρM}{{N}_{A}}$C.$\frac{ρ{N}_{A}}{M}$D.$\frac{M}{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小球沿一竖直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下滑,O为圆心.画出小球在图示位置处的受力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单匝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转轴垂直于磁场,如线圈所围面积里的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时刻感应电动势最大
B.0.05s时感应电动势为零
C.0.05s时感应电动势最大
D.0~0.05s这段时间内平均感应电动势为0.4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箱子A连同固定在箱子底部的竖直杆的总质量为M=10kg.箱子内部高度H=3.75m,杆长h=2.5m,另有一质量为m=2kg的小铁环B套在杆上,从杆的底部以v0=10m/s的初速度开始向上运动,铁环B刚好能到达箱顶,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在铁环沿着杆向上滑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2)小铁环从开始运动后经多长时间达到箱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两个小车,车上各固定一个磁铁,由于磁力的作用,两车由静止相向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
A.两车的功率相同
B.两车的总动量始终为零
C.两车的总动量增大
D.在相等的时间内内,两车动量改变的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已知货物的质量为m,在某段时间内起重机将货物以a的加速度加速升高h,则在这段时间内叙述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货物的机械能一定增加mah-mghB.货物的机械能一定增加mah
C.货物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mghD.货物的动能一定增加mah-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r小于电阻R1,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表的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下列有关各绝对值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rac{|△{U}_{1}|}{|△I|}$<$\frac{|△{U}_{2}|}{|△I|}$<$\frac{|△{U}_{3}|}{|△I|}$B.$\frac{|△{U}_{2}|}{|△I|}$<$\frac{|△{U}_{1}|}{|△I|}$<$\frac{|△{U}_{3}|}{|△I|}$
C.$\frac{|△{U}_{3}|}{|△I|}$<$\frac{|△{U}_{2}|}{|△I|}$<$\frac{|△{U}_{1}|}{|△I|}$D.$\frac{|△{U}_{3}|}{|△I|}$<$\frac{|△{U}_{1}|}{|△I|}$<$\frac{|△{U}_{2}|}{|△I|}$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