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中画出U-I图线,根据图线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1.45V,内电阻r=1.3Ω.
123456
I(A)0.100.150.200.250.300.40
U(V)1.321.261.181.131.040.93

分析 由描点法可得出U-I图象,图线与纵标的交点为电源的电动势;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求得内电阻

解答 解:由描点作图可得出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电源的电动势约为1.45V;
由图可知,由图象与横轴的交点可知,当电压为0.8V时,电流为0.5A,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r=$\frac{△U}{△I}$=$\frac{1.45-0.8}{0.5}$=1.3Ω;
故答案为:1.45V,1.3Ω

点评 本题考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数据处理,注意掌握描点作图的方法,同时明确根据图象分析求解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基本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一物体做加速度为a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t时间,其速度由υ0变为υ,下列关于t时间内所发生的位移X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x=v0t+$\frac{1}{2}$at2B.x=vt+$\frac{1}{2}$at2C.x=vt-$\frac{1}{2}$at2D.x=$\frac{{v}_{0}+v}{2}$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同时、同地、同向出发B.甲的速度大小为6m/s
C.甲的速度比乙小D.前6s内,甲发生的位移比乙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改变量△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时,速度可能为零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某同学在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共5个计数点,测得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
①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②试根据纸带上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三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即vB=0.138m/s,vC=0.264m/s,vD=0.390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③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v-t图象,并根据图象求出a=1.25m/s2
④将图线延长与纵坐标轴相交,交点的速度大小是0.03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计时初的速度(A点的瞬时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元电荷的电量是1.6×10-19C,8×10-8C的电量相当于5×1011 个元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两质点(  )
A.前2s内的平均速度相等B.前4s内运动方向相同
C.4s末的速度相等.D.加速度方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A=10kg,mB=20kg,A、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一轻绳一端系住物体A,另一端系于墙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今欲用外力将物体B匀速向右拉出,求所加水平力F的大小,并画出A、B的受力分析图.取g=10m/s2,sin37°=0.6,cos37°=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如图所示,真空中固定在O点的点电荷带电量Q=+2.0×10-6C,虚线为另一带电量q=-2.0×10-9C的点电荷从无穷远处向O运动的轨迹.点电荷q从无穷远处移到A点静电力做了1.5×10-7J的功;取无穷远处电势为0,轨迹上离O点距离为3cm的B点电势φB=125V,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求:
(1)点电荷q在B点时受到的静电力F大小;
(2)点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EpA
(3)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