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A    
A.控制变量法   B.假设法    C.理想实验法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改变拉力的大小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
C.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frac{1}{m}$图象.
D.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3)在研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的质量M的关系时,由于始终没有满足M》m(m为砂桶及砂桶中砂的质量)的条件,结果得到的图象应是如图乙中的图D.

分析 在验证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在重物质量m远小于小车质量M时,可近似认为小车受到的拉力等于重物重力.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frac{1}{m}$图象.

解答 解:(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故选:A.
(2)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改变小车的质量,故A错误.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拉力的大小,故B错误.
C、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frac{1}{m}$图象.故C正确.
D.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故D正确.
故选:CD.
(3)在研究加速度跟小车质量M的关系时,保持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在小车质量M远大于重物质量m时,即当满足M?m时,可以认为小车受到的拉力(合力)F=mg,此时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成反比,与$\frac{1}{M}$成正比,以$\frac{1}{M}$横轴,a为纵轴,则a-$\frac{1}{M}$图象应是过原点的直线,当小车质量M不远大于重物质量m时,小车受到的拉力明显小于重物重力,a-$\frac{1}{M}$图象向下弯曲.
故选:D
故答案为:(1)A(2)CD(3)D

点评 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尤其是理解平衡摩擦力和M>>m的操作和要求的含义.只要掌握了实验原理就能顺利解决此类题目,就能举一反三,所以要注意基本原理的学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MN是介质Ⅰ、Ⅱ的交界面,光在介质Ⅰ中的传播速度为c,在介质Ⅱ中的传播速度为$\frac{\sqrt{2}}{2}$c,光线a、b沿图中方向射到介面上.关于光线a、b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都不能发生全反射B.a、b都能发生全反射
C.a不能发生全反射、b能发生全反射D.a能发生全反射、b不能发生全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放置长木板A(上表面粗糙)和滑块C,滑块B置于A的左端(B、C可视为质点),三者质量分别为mA=2kg、mB=1kg、mC=2kg,A与B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开始时C静止,A、B一起以v0=5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A与C发生碰撞(时间极短)并粘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B刚好滑至A的右端而没掉下来.求长木板A的长度.(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一工件置于水平地面上,其AB段为一半径R=1.0m的光滑圆弧轨道,BC段为长L=0.5m的水平轨道,二者相切于B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P点为圆弧轨道上的一个确定点,它离BC的竖直高度h=0.2m.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其质量m=0.2kg,工件质量M=0.8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g取10m/s2).若将一水平恒力F作用于工件,使物块在P点与工件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求F的大小?
(2)当速度v=5m/s时,使工件立刻停止运动(即不考虑减速的时间和位移),物块飞离圆弧轨道落至BC段,求物块的落点与B点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U-I图象,由图可知(  )
A.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值是1.40V,短路电流为0.40A
B.电池内阻的测量值是3.50Ω
C.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为0.49w
D.电压表的示数为1.20V时电流表的示数I′为0.20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B与一静电计相接,极板A接地,静电计此时指针的偏角为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极板A向左移动一些,静电计指针偏角θ变大
B.将极板A向上移动一些,静电计指针偏角θ变大
C.在极板间插入一块玻璃板,静电计指针偏角θ变小
D.可在两极板上并联一个合适的电压表代替静电计来反映极板间的电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叫做阿特伍德机,是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特伍德创制的一种著名力学实验装置,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某同学对该装置加以改进后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乙所示.
(1)实验时,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质量均为M的重物A(含挡光片)、B(含挂钩)用轻绳连接后,跨放在定滑轮上,处于静止状态.测量出挡光片的中心(填“A的上表面”、“A的下表面”或“挡光片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竖直距离h.
②在B的下端挂上质量为m的物块C,让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中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光电门记录挡光片挡光的时间为△t.
③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计算有关物理量,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如果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的机械能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mgh=\frac{1}{2}(2M+m)\frac{{d}^{2}}{△{t}^{2}}$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3)验证实验结束后,该同学突发奇想:如果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的机械能守恒,不断增大物块C的质量m,重物B的加速度a也将不断增大,那么a与m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a随m增大会趋于一个什么值?请你帮该同学解决:
①写出a与m之间的关系式:a=$\frac{mg}{2M+m}$(还要用到M和g).
②a的值会趋于重力加速度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与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B.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C和E;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C中应加上“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和E中应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0V,内阻r=1Ω,电容器的电容C=40μF,电阻R1=R2=5Ω,R3=4Ω.接通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求:
(1)理想电压表V的读数;
(2)电容器的带电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