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以往我们认识的光电效应是单光子光电效应,即一个电子极短时间内能吸收到一个光子而从金属表面逸出。强激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于光电效应的认识,用强激光照射金属,由于其光子密度极大,一个电子在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多光子电效应,这已被实验证实。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如图。用频率为v的普通光源照射阴极k,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换同样频率为v的强激光照射阴极k,则发生了光电效应;此时,若加上反向电压U,即将阴极k接电源正极,阳极A接电源负极,在kA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可能是下列的(其中W为逸出功,h为普朗克常量,e为电子电量)

A. U=- B. U=- C. U=2hv-W D. U=-

【答案】B

【解析】

试题一个电子吸收一个光子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换用同样频率为的强光照射阴极K,发生了光电效应,即吸收的光子能量为n=234 …,根据,可知,所以B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质点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质点甲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乙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速度减为零保持静止.甲、乙两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的x-v(位置速度)图象如图所示(虚线与对应的坐标轴垂直)( )

A.在x-v图象中,图线a表示质点甲的运动,质点乙的初速度v0=6m/s

B.质点乙的加速度大小a2=2m/s2

C.质点甲的加速度大小a1=2m/s2

D.图线a、b的交点表示两质点同时到达同一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水平放置的圆盘绕竖直固定轴转动,在圆盘上沿半径方向开有一条宽度为2.5mm的均匀狭缝,将激光器与传感器上下对准,使二者间连线与转轴平行,分别置于圆盘的上下两侧,且可以同步地沿圆盘半径方向匀速移动,激光器连续向下发射激光束.在圆盘转动过程中,当狭缝经过激光器与传感器之间时,传感器接收到一个激光信号,并将其输入计算机,经处理后画出相应图线.图(a)为该装置示意图,图(b)为所接收的光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接收到的激光信号强度,图中△t1=1.0×10-3s,△t2=0.8×10-3s.根据图(b)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圆盘转动角速度逐渐增大

B. 圆盘转动周期逐渐增大

C. 第三个激光信号的宽度 △t3=0.6×10-3s

D. 激光器和传感器沿半径向外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两个质量均为m的可视为质点的A、B物块用足够长的轻绳跨过一质量可忽略的光滑定滑轮连接,A套在竖直杆ab,ab杆光滑且足够长,滑轮到ab杆的垂直距离为L=0.123m,开始时让连接A的细绳与竖直方向垂直,同时由静止释放A和B在之后的运动过程中B始终未到达滑轮处高度(滑轮大小不计,空气阻力不计,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系统机械能守恒

B. B的机械能先增加再减少

C. AB系统动能一直在增加

D. 当O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时,vA=1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导线框abc在有界磁场外运动一时间后以速度v从左向右匀速进入匀强磁场区域,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则此过程中导线框内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下列四个图象中的哪一个(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AB是某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从A点释放一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向B点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电子(  )

A. AB两点电势

B. AB两点电场强度

C. 场强方向由A指向B

D. 电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磁流体发电机可简化为如下模型:两块长、宽分别为ab的平行板,彼此相距L,板间通入己电离的速度为v的气流,两板间存在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磁场,磁场方向与两板平行,并与气流垂直。如图所示,把两板与外电阻R连接起来,在磁场力作用下,气流中的正、负离子分别向两板移动形成电流。设该气流的电阻率为ρ,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磁流体发电机模型的上表面电势高于下表面电势

B.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C. 流过外电阻R的电流强度

D. 该磁流体发电机模型的路端电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 甲、乙两次相遇的时刻为10s末和第40s

B. 在第50s末,甲在乙的前方

C. 甲、乙两次相遇的时刻为20s末和第60s

D. 20s后乙开始返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上质量均为m=5kgAB两物体用k=200N/m的轻弹簧相连,初始时AB两物体静止放在斜面底端的挡板上。现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作用在物体A上,使之能匀加速上升,经t=0.4s物体B刚要脱离挡板。已知sin37°=0.6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施外力F随时间均匀增大

B. 物体A运动的加速度为3m/s2

C. 物体B脱离挡板时物体A的速度为2m/s

D. 0.4s内外力F所做的功为14.625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