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的左端(P点),轻放一质量为m=1kg的物块,物块随传送带运动到A点后抛出,物块恰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B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弧轨道下滑。B、D为圆弧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半径R=1.0m,圆弧对应的圆心角θ=106º,轨道最低点为C,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0.80m。(g取10m/s2
sin53º=0.8,cos53º=0.6)求:

(1)物块离开A点时水平初速度的大小;
(2)物块经过C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3)设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传送带的速度为5m/s,求PA间的距离。

(1)3m/s  (2)43N   (3)1.5m

解析试题分析:(1)(5分)物块由A到B做平抛运动,
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1分
          1分
在B点速度方向为:
        2分
则物体在A点的平抛速度为:
          1分
(2)物块从B到C受到重力、支持力,由于重力做正功支持力不做功,有:
         2分
         1分
解得:         1分
在C点距圆周运动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有:
         2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物块对轨道压力大小为:
         1分
(3)(5分)因物块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小于传送带速度,故物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分
         1分
          1分
PA间的距离        2分
考点:本题考查平抛运动、动能定理、圆周运动规律、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分)如图所示,一只木箱质量为m=20kg,静止在水平面上,木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现用与水平方向成斜向右下方的力F=200N推木箱,作用t=2.5s后撤去此推力,最终木箱停在水平面上.
已知,取g=10m/s2.求:

(1)在推力F作用下,木箱的加速度大小a;
(2)全过程中木箱的最大速度Vm;
(3)撤去推力F后木箱继续滑行的时间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动车组就是把带动力的动力车与非动力车按照预定的参数组合在一起。某车次动车组由8节车厢连接而成,每节车厢的总质量均为8´104 kg,其中第1节和第5节带动力的,正常行驶时每节动力车发动机的功率均为2´107w,设动车组均在平直路面行驶,受到的阻力恒为重力的0.1倍(g取10m/s2)。求
(1)该动车组正常行驶时的最大速度
(2)当动车组的加速度为1m/s2时,第6节车对第7节车的牵引力为多大
(3)甲、乙两站相距10Km,如果动车组以50m/s的速度通过甲站,要使动车组停靠在乙站, 两台发动机至少需工作多长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分)如图所示,真空中的矩形abcd区域内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同时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圆形边界分别相切于ad、bc边的中点e、f。一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沿着ef方向射入该区域后能做直线运动;当撤去磁场并保留电场,粒子以相同的初速度沿着ef方向射入恰能从c点飞离该区域。已知,忽略粒子的重力。求:

(1)带电粒子的电荷量q与质量m的比值
(2)若撤去电场保留磁场,粒子离开矩形区域时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 A、B、C、D为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闭合绝缘轨道,AB段、CD段均为半径R=2.5m的半圆,BC、AD段水平,AD ="BC" =" 8" m,B、C之间的区域存在水平向右的有界匀强电场场强E= 6 ×105 V/m;质量为m = 4×10-3 kg、带电量q = +1×10-8C的小环套在轨道上,小环与轨道AD段之间存在摩擦且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小环与轨道其余部分的摩擦忽略不计,现使小环在D点获得某一初速度沿轨道向左运动,若小环在轨道上可以无限循环运动,且小环每次到达圆弧上的A点时,对圆轨道刚好均无压力.求:

(1)小环通过A点时的速度多大;
(2)小环与AD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小环运动到D点时的速度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分)如图所示,五块完全相同的长木板依次紧挨着放在水平地面上,每块木板的长度L=0.5m,质量m=0.6kg。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以=3m/s水平速度从第一块长木板的最左端滑入。已知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求:
 
(1)小物块滑至第四块长木板时,物块与第四块长木板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大?
(2)物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相对出发点滑行的最大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φ随x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折线,图中φ0和L为已知量。一个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以x=0为中心、沿x轴方向做周期性运动。已知该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其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为-E0(0<E0<qφ0)。忽略重力。求:

(1)粒子的运动区间;
(2)粒子的运动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用一个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将质量m=10.0kg的箱子从斜坡底端由静止推上斜坡,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推力的大小F=100N,斜坡长度s=4.8m,木箱底面与斜坡的动摩擦因数μ=0.20。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且已知sin37°=0.60,cos37°=0.80。

求:(1)物体到斜面顶端所用时间;
(2)到顶端时推力的瞬时功率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置于固定斜面上,斜面的倾角θ=30°,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1.0 s后将拉力撤去,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设斜向上为正,g="10" m/s2),试求:
 
(1)拉力F的大小;
(2)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