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甲所示,CD为半径r=1.8m的光滑绝缘圆弧轨道,其所对应的圆心角θ=90°,轨道末端水平.木板B长L=10m、质量M=1.2kg,静止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MN上,左端位于M点,上表面与CD轨道末端相切.PQ左侧为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B0=1T,方向垂直纸面向外.PQ右侧为匀强电场区域,电场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规定电场方向竖直向下为正方向.一质量m=1kg、带电量q=+0.1C的滑块A在某一时刻由C点静止释放.已知滑块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1=0.5,木板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2=0.2,可将滑块视为质点,g取10m/s2.求:
(1)滑块A滑至圆弧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此时滑块A对轨道的压力.
(2)若滑块A在t=0时进入电场区域,滑块A最终静止时离D点的距离.
(3)若滑块A在t=2s时进入电场区域,滑块A最终静止时离D点的距离.
分析:(1)小物块从C处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得出小物块滑到D点时的速度大小v.
(2)先求滑块与木板的摩擦力和木板与地面的摩擦力,判断出木板不动,应用运动学知识求解.
(3)滑块在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学知识求每个运动过程的加速度,速度,位移,最后加和.
解答:解:(1)从C到D,物体机械能守恒:mgr=
1
2
mV2

解得:V=
2gr
=6m/s
由向心力公式知:N-mg-qVB=
mV2
r

解得:N=30.6N,方向竖直向上,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对轨道的压力为30.6N,方向竖直向下
(2)A与B间的摩擦力:f11(mg-qE)=2N
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f22(mg+Mg-qE)=3.2N
f1<f2,所以木板不动:a=
f1
m
=2m/S2

滑块静止用时:t=
V
a
=3s
,电场方向恰好未改变,
滑行距离:S=
V2
2a
=9m<L
,未从木板滑落
所以A静止时离D的距离为9m
(3)从2S到3S过程中,滑块加速度:a=2m/s2
3S时滑块速度:V1=V-at1=4m/s
此过程中滑块的位移:S1=
1
2
(V+V1)t1=5m

此后电场反向:f1′=μ1(mg+qE)=8N
f2′=μ2(Mg+mg+qE)=5.6N
所以木板加速运动,此时AB的加速度分别为:a1=
f1
m
=8m/S2

a2=
f1′-f2
M
=2m/S2

速度相等用时t2:V1-a1t2=a2t2
解得:t2=0.4S
共同速度:v2=a2t2=0.8m/s
此过程中位移:S2=
1
2
(V1+V2)t2=0.96m

此后电场强度为零,二者共同减速运动:a′=
μ2(Mg+mg)
M+m
=2m/S2

到静止用时:t3=
V2
a′
=0.4S

此过程位移:S3=
V
2
2
2a′
=0.16m

所以整个过程的位移:S=S1+S2+S3=6.12m
答:(1)滑块A滑至圆弧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6m/s
此时滑块A对轨道的压力30.6N,方向竖直向上.
(2)若滑块A在t=0时进入电场区域,滑块A最终静止时离D点的距离9m.
(3)若滑块A在t=2s时进入电场区域,滑块A最终静止时离D点的距离6.12m.
点评:该题是一道综合题,综合运用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以及牛顿第三定律,解决本题的关键熟练这些定理、定律的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广州二模)一带正电q、质量为m的离子,t=0时从A点进入正交的电场和磁场并存的区域作周期性运动,图甲为其运动轨迹,图中弧AD和弧BC为半圆弧,半径均为R;AB、CD为直线段,长均为πR;已知电场强度方向不变(如图甲所示)、大小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变恒为B0,方向垂直纸面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1)计算离子(不计重力)转一圈的时间.
(2)指出离子运动一圈时间内电场和磁场的变化情况.
(3)以图甲所示的E的方向为电场强度的正方向、向里为磁感应强度的正方向,分别在乙图和丙图中画出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在一个周期内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图中要标示出必要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种发电机的内部结构平面图如图甲,永磁体的内侧为半圆柱面形,它与圆柱形铁芯之间的窄缝间形成如图所示B=0.5T的磁场.在磁场中有一个如图乙所示的U形导线框abcd.已知线框ab和cd边长均为0.2m,bc边长为0.4m,线框以ω=200πrad/s角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
(1)从bc边转到图甲所示正上方开始计时,求t=2.5×10-3s这一时刻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并在给定的坐标平面内画出ad两点电势差Uad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感应电动势的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Uad正值表示Ua>Ud
(2)如将此电压加在图丙所示的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上,且电动势为正时E板电势高,让一质量为m=6.4×10-13kg,电量为q=3.2×10-10C的带正电微粒从
T5
时刻开始由E板出发向F板运动,已知EF两板间距L=0.5m,粒子从E运动到F用多长时间?(粒子重力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一带正电q、质量为m的离子,t=0时从A点进入正交的电场和磁场并存的区域作周期性运动,图甲为其运动轨迹,图中弧AD和弧BC为半圆弧,半径均为R;AB、CD为直线段,长均为πR;已知电场强度方向不变(如图甲所示)、大小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变恒为B0,方向垂直纸面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1)计算离子转一圈的时间.
    (2)指出离子运动一圈时间内电场和磁场的变化情况.
    (3)以图甲所示的E的方向为电场强度的正方向、向里为磁感应强度的正方向,分别在乙图和丙图中画出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在一个周期内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图中要标示出必要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一带正电q、质量为m的离子(不计重力),t=0时从A点进入正交的电场和磁场并存的区域作周期性运动,图甲为其运动轨迹,图中弧AD和弧BC为半圆弧,半径均为R;AB、CD为直线段,长均为πR;已知电场强度方向不变(如图甲所示)、大小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变恒为B0,方向垂直纸面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1)计算离子转一圈的时间.

(2)以图甲所示的E的方向为电场强度的正方向、向里为磁感应强度的正方向,分别在乙图和丙图中画出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在一个周期内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图中要标示出必要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