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利用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图中AB是固定的光滑斜面,1和2是固定在斜面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当光电门中有物体通过时与它们连接的光电计时器(都没有画出)能够显示挡光时间.让滑块从斜面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0×10-2s、2.00×10-2s.已知滑块沿斜面方向的长度为5.00cm,测得光电门1和2之间的距离为0.54m.求:(结果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_____m/s,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______m/s.
(2)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时间为______s,滑块的加速度为______m/s2
(1)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
d
t1
=1.0m/s
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
d
t2
=2.5m/s
(2)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a=
v22
-v21
2x
=4.8m/s2
t=
v2-v1
a
=0.31s
故答案为:(1)1.0,2.5
(2)4.8,0.31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
(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D.停表E.铁架台 F.重锤G.天平
(2)实验中操作步骤中释放纸带和接通电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先______后______.
(3)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选取合适的纸带如图2,以每5个点为一个记数点,分别记0、1、2…用刻度尺测得S1=2.00cm;S2=4.00cm;S3=6.00cm;S4=8.00cm;根据纸带中所给的信息,当打点计时器打下点“2”时的瞬时速度大小v2=______m/s,小车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______(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计算结果为a=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______电源.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2给出了某次实验中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的间还有四点(未画出),电源频率50Hz从纸带上测得:X1=1.50cm,X2=2..00cm,X3=2.50cm,X4=3.00cm,X5=3.50cm,X6=4.00cm.

(1)通过纸带分析可知,小车的速度在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每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s;
(3)计数点0到计数点6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4)计数点4的速度为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电的______仪器,它的工作电压为______V,每隔______秒打一个点,如图纸带是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小车拖动纸带打出的,每相邻的两个计时点之间还有4个实验点未画出,量出A、B、C、D各点到O点的位移如图示,则小车运动到B点的速度为______m/s,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判断小车是否作匀变速直线的根据是:______,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在“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电磁计时器是使用______电源的仪器,工作电压是______,打点时间间隔为______,他按打点的先后顺序,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作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量得2、3之间的距离S3=30.0mm,3、4两点间的距离S4=48.0mm,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s,那么小车在2、3之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m/s,小车在位置3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2-1-3所示的纸带,按时间顺序取O、1、2、3、4、5、6都为共7个记数点.0到6每相邻两记数点间各有四个打印点未画出,测得相邻计数点的距离依次为S1=1.40cm,S2=1.90cm,S3=2.38cm,S4=2.88cm,S5=3.39cm,S6=3.87cm.

(1)实验过程中,接通电源与放开小车,这两个操作时刻的关系应当是______
A.先放开小车的同时接通电源B.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C.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D.先接通电源或先放开小车都可以
(2)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______s.
(3)计数点1的瞬时速度V1=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用逐差法计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用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Hz)、钩码、纸带、细线组成如图(a).所示的装置,钩码拉动小车,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得到如图(b).所示的一条纸带,纸带中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1)在这一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了以下实验步骤,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步骤是______(填写字母)
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将小车移至靠近定滑轮处
E.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2)如图(b),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得:AB=4.56cm、AC=12.16cm、AD=22.52cm、AE=36.06cm,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电磁式打点计时器应接在低压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每隔______s打一次点.图所示是某次实验所得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O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为______s,各计数点与O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s1=3.00cm,s2=7.50cm,s3=13.50cm,则小车通过1计数点时的速度v1=______m/s,通过2计数点时的速度v2=______m/s2,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如右图所示是实验中纸带上所打的一系列点,在每个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相应的距离分别为S1=8cm、S2=10cm、S3=12cm,则0到1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0到3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