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
B.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C.在相同速率情况下,利用质子流比利用电子流制造的显微镜将有更高的分辨率
D.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所有原子光谱的特征

分析 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出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频率的大小关系;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能够很好解释氢原子光谱,但不能解释氦原子光谱特征.

解答 解:A、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故A错误.
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v-W0,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不是正比关系.故B错误.
C、根据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公式:$λ=\frac{h}{p}$,由于电子的质量远小于质子的质量,所以在相同速率情况下,利用电子流比利用质子流制造的显微镜将有更高的分辨率.故C正确.
D、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能够很好解释氢原子光谱,但不能解释氦原子光谱特征,这就是玻尔理论的局限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光电效应方程,以及知道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公式,知道玻尔模型的局限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所示,竖直轨道跟半圆轨道吻接,轨道光滑,半圆轨道半径为R,质量为m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向下沿轨道下滑.不计空气阻力,若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3$\sqrt{gR}$,求:
(1)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
(2)物体离开C点后还能上升多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用两个拉力传感器进行实验(如图甲),通过计算机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根椐该图线,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有大小相等,同时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有一只标识为“2.5V,0.5A”的小灯泡,小华想测定其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室所供选择的器材除了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编号 器材名称 规格与参数
 A 电源E 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
 B 电流表A1 量程0-10mA,内阻200Ω
 C 电流表A2 量程0-600mA,内阻2Ω
 D 电阻箱R 阻值999.99Ω
 E 滑动变阻器R1 最大阻值10Ω
 F 滑动变阻器R2 最大阻值2kΩ
(1)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需要组装一个量程为3.0V的电压表,那么电阻箱的阻值应调到100Ω;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择E(选填器材前面的编号);
(3)请帮助小华设计一个电路,要求使误差尽量小,并将电路图滑在图1虚线框内;

(4)小华在实验中用电流表和改装后的电压表测得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2方格纸上作出该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电压U/V00.51.01.52.02.5
电流I/A00.170.300.390.450.49
(5)将一个电动势为1.5V,内阻为3Ω的电源直接接在该小灯泡的两端,则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0.2W(结果保留1为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8月16日凌居1点40分,“金牌火箭”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名为“墨子号”的世界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送人预定轨道,中国量子卫星的发射将使中国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高速星地量子通信,连接地面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初步构建量子通信网络.请结合已有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光量子理论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
B.光的强度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
C.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其实质是光子
D.要让处于低能级的氢原子激发到高能级状态,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光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关于物理学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库仑最先提出了在电场中引入电场线的观点研究电场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一滑块以5m/s的速度从固定斜面底端O点冲上斜面,经时间t1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3m/s,再经时间t2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 间的距离与A、B间的距离之比为5:3
B.O、A间的距离与A、B间的距离之比为3:5
C.t1与t2之比为2:3
D.t1与t2之比为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
B.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压缩式由于分子间存在强大的斥力
C.在显微镜中看到的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党我们感到比较潮湿时,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
E.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和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风洞”是空气动力学实验室中的常见设备,由于能比较准确地控制和测量其风力的大小,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力学研究中.某实验小组决定进行以下研究:如图甲所示,将-长L=5m、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底端顺滑连接一粗糙的水平面,并将其置于“风洞”之中.现将一小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同时开启送风设备,使小滑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恒定风力当小滑块运动到斜面底端时,能触发开关自动关闭送风设备.当风力F取不同数值时,滑块沿斜面下滑最后在水平地面上滑过的距离s不同.研究发现s与F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考虑送风设备启动与关闭时,风力的滞后效应,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滑块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滑块质量m;
(3)当F=3N时,物体运动的总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