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关于力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B.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重心一定在物体本身上

【答案】A

【解析】

A.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选项A正确;

B.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要产生形变才有弹力的作用,选项B错误;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选项C错误;

D.重心不一定在物体本身上,也可能在物体的外面,选项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平行板电容器长l=10cm,宽a=8cm,板间距d=4cm,在板左侧有一足够长的狭缝离子源,沿着两板中心平面,连续不断地向整个电容器射入离子,它们的比荷均为2×1010C/kg,速度均为4×106m/s,距板右端l/2处有一屏,

如图甲所示,如果在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接上如图乙所示的交流电,由于离子在电容器中运动所用的时间远小于交流电的周期,故离子通过电场的时间内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试求:

1)离子打在屏上的区域面积;

2)在一个周期内,离子打到屏上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质量为 m的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通过频闪照片分析得知,滑块在最初 2s 内的位移是最后 2s 内位移的两倍,且已知滑块最初 1s 内的位移为 2.5m,由此可求得( )

A. 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 3s B. 滑块的初速度为 5m/s

C. 滑块的加速度为 5m/s2 D. 滑块运动的总位移为 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物块A与水平圆盘保持相对静止,随着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

B. 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向心力和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

C. 物块A相对圆盘的运动趋势方向是沿着A所在圆周的切线方向

D. 物块A相对圆盘的运动趋势方向是沿着半径且背离圆心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球质量分别为m1m2,从同一地点(足够高)同时由静止释放两球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f仅与球的速率v成正比,与球的质量无关,即fkv(k为正的常量)两球的vt图像如图所示落地前,经时间t0两球的速度都已达到各自的稳定值v1v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释放瞬间甲球加速度较大 B.

C. t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相等 D. 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的横截面积是S,导体单位长度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金属内的自由电子电荷量为e,自由电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速率为v0,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为I,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0

B.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

C.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真空中的光速

D.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电路为欧姆表内部电路图,电源电动势E=1.5V,内阻r=0.5Ω,电流表满偏电流Ig=10mA,电流表电阻7.5ΩAB为接线柱.

1)用一根导线把A.B连起来此时应该把R1 调节为多少才可以是电流表满偏?

2)在将R1调至电表满偏后,保持R1不变,在AB间接入一个电阻R2,电流表的示数为5mAR2的阻值是多少?

3)如果把任意电阻R接在AB之间,电流表读数IR有什么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小圆环瓷片最高能从h=0.18 m高处由静止释放后直接撞击地面而不被摔坏。现让该小圆环瓷片恰好套在一圆柱体上端且可沿圆柱体下滑,瓷片与圆柱体之间的摩擦力是瓷片重力的4.5倍,如图所示。若让该装置从距地面H=4.5 m高处从静止开始下落,瓷片落地恰好没被摔坏。已知圆柱体与瓷片所受的空气阻力都为自身重力的0.1倍,圆柱体碰地后速度立即变为零且保持竖直方向。(g取10 m/s2)

(1)瓷片直接撞击地面而不被摔坏时,瓷片着地时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2)瓷片随圆柱体从静止到落地,下落总时间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正八边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一带电的粒子从 h 点沿 he 图示方向射入磁场区域,当速度大小为 vb 时,从 b 点离开磁场,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b.当速度大小为 vd 时,从 d 点离开磁场,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td,不计粒子重力。则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 tb:td =2:1

B. tb:td =1:2

C. tb:td =3:1

D. tb:td =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