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题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路中电阻R1、R2、R3的阻值都相同。在电键S处于闭合状态下若将电键S1由位置1切换到位置2,则                                  (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B.内阻r上消耗的功率变大
    C.电阻R2两端的电压变大
    D.电池的效率变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技术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本次排练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SA-16.6mm、SB=126.5mm、SD=624.5mm精英家教网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s;
②打 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m/s(取2位有效数字)
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用SA、SB、SD和f表示)
(2)在探究小灯泡的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所用器材有灯泡I,量程恰当的电流表A和电压表V,直流电源的滑动变阻器R、电键S等,要求灯泡两端电压从OV表开始变精英家教网
①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采用
 
 接法(“分压”或“限流”) 
②某同学已连接如图Ⅰ所示的电路,在连接最后一根导线的c端到直流电源正析之前,请指出其中仅有的2个不当之处,并说明如何改正A:
 
B:
 

③分别测得两只灯泡l1和l2 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Ⅱ中Ⅰ和Ⅱ所示,然后将灯泡l1、l2与电池组(电动势和内阻均衡定)连成题图Ⅲ所示电路.多次测量后得到通过l1和l2的电流平均值分别为0.30A和0.60A.
A.在图Ⅱ画出电池组路端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曲线.
B.由该曲线可知电池组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Ω(取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厦门双十中学2010届高三考前热身卷理综 题型:选择题

如题图所示的电容式话筒就是一种电容式传感器,其原理是:导电性振动膜片与固定电极构成了一个电容器,当振动膜片在声压的作用下振动时,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电路中电流随之变化,这样声信号就变成了电信号.则当振动膜片向左振动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容器电容值增大

B.电容器带电荷量减小

C.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场强增大

 D.流过电阻R上电流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年重庆市高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技术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本次排练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SA-16.6mm、SB=126.5mm、SD=624.5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 s;
②打 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 m/s(取2位有效数字)
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用SA、SB、SD和f表示)
(2)在探究小灯泡的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所用器材有灯泡I,量程恰当的电流表A和电压表V,直流电源的滑动变阻器R、电键S等,要求灯泡两端电压从OV表开始变
①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采用______ 接法(“分压”或“限流”) 
②某同学已连接如图Ⅰ所示的电路,在连接最后一根导线的c端到直流电源正析之前,请指出其中仅有的2个不当之处,并说明如何改正A:______B:______
③分别测得两只灯泡l1和l2 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Ⅱ中Ⅰ和Ⅱ所示,然后将灯泡l1、l2与电池组(电动势和内阻均衡定)连成题图Ⅲ所示电路.多次测量后得到通过l1和l2的电流平均值分别为0.30A和0.60A.
A.在图Ⅱ画出电池组路端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曲线.
B.由该曲线可知电池组的电动势为______V,内阻为______Ω(取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题图所示的电容式话筒就是一种电容式传感器,其原理是:导电性振动膜片与固定电极构成了一个电容器,当振动膜片在声压的作用下振动时,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电路中电流随之变化,这样声信号就变成了电信号.则当振动膜片向左振动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容器电容值增大

B.电容器带电荷量减小

C.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场强增大

 D.流过电阻R上电流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