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s末质点的运动速度最大

B.4s末质点回到出发点

C.1s末和3s末质点的运动速度相同

D.2s末质点的运动速度为4m/s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在a-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了质点运动速度变化量,在时间轴的上方,面积为正,在时间轴的下方,面积为负,由于质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因此在2s末,正向面积最大,即质点运动的速度最大,故选项A错误;4s末正负面积和为零,表示质点速度减小为零,又因为前4s内,质点加速、减速运动过程存在对称性,其位移一直为正,故选项B错位,在1s末和3s末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相等,因此质点运动速度相等,故选项C正确;2s末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数值为2,即质点的运动速度为2m/s,故选项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为了测定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用测速仪研究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装置如图甲所示.他使木块以初速度v04 m/s的速度沿倾角θ30°的斜面上滑紧接着下滑至出发点,并同时开始记录数据,结果电脑只绘出了木块从开始上滑至最高点的vt图线如图乙所示.g10 m/s2.求:

(1)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a1

(2)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木块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 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m/s,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两节干电池点亮几个小灯泡,当逐一闭合开关,接入灯泡增多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灯少时各灯较暗,灯多时各灯较亮

B. 各灯两端电压在灯多时较低

C. 通过电池的电流在灯多时较大

D. 电池输出功率灯多时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假期里,一位同学在厨房里协助妈妈做菜,对菜刀发生了兴趣.他发现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样,刀刃前部的顶角小,后部的顶角大(如图所示),他先后做出过几个猜想,其中合理的是( )

A. 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匀,仅是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观,跟使用功能无关

B. 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刀刃厚薄无关

C. 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大,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D. 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小,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4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A第3 s内的位移是14 m

B前3 s内的平均速度是7 m/s

C任意相邻1 s内的位移差都是2 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变化量都是4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平桌面上一重200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N30N80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动摩擦力( )

A. ON0N40N

B. 15N30N40N

C. 15N15N40N

D. 15N30N8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A. 通电导体周围产生磁场

B. 电荷在磁场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C. 闭合线圈中因电流变化而产生感应电动势

D. 磁场对感应电流有作用,阻碍导体和磁场相对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跳伞运动员从高空离开飞机开始下落,最初未打开伞.自由下落后打开伞,打开伞后以的加速度匀减速下落,落地瞬间速度恰好为零;g10 m/s2)则:

1)运动员离开飞机瞬间离地面的距离是多少?

2)实际跳伞过程中空气阻力不可忽略,所以导致运动员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减速阶段加速度大小会随着速度的减小而减小。假设落地瞬间速度依旧为零。请在下面坐标系中画出运动员整个过程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简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