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原理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小车加速度的理论值,通过纸带分析得到的实验测量值,比较两者的大小是否相等从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后的实验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的实验测量值a=0.16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如果用天平测得小车和车内钩码的总质量为M,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则小车加速度的理论值为a=$\frac{mg}{M+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3)对于该实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BD(填字母代号)
A.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砝码和砝码盘通过定滑轮拴小车上
B.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C.小车和车内钩码的总质量要远大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
D.通过增减小车上的钩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E.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分析 (1)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2)对整体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车加速度的理论值.
(3)根据实验的原理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确定正确的操作步骤.

解答 解:(1)根据${x}_{23}-{x}_{12}=a{T}^{2}$得小车加速度的测量值为:
a=$\frac{{x}_{23}-{x}_{12}}{{T}^{2}}=\frac{(3.68-3.52)×1{0}^{-2}}{0.01}$m/s2=0.16m/s2
(2)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小车加速度的理论值为:
a=$\frac{mg}{M+m}$.
(3)A、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不能将砝码和砝码盘通过定滑轮拴小车上,故A错误.
B、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使得绳子的拉力等于小车的合力,故B正确.
C、该实验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小车加速度的理论值,通过纸带分析得到的实验测量值,比较两者的大小是否相等从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不需要满足绳子的拉力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故C错误.
D、通过增减小车上的钩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故D正确.
E、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故E错误.
故选:BD.
故答案为:(1)0.16(0.15也对);(2)$\frac{mg}{M+m}$;(3)B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实验的原理以及注意事项,注意该实验与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合力的关系不同,不需要满足绳子的拉力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对于第二问,也可以隔离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联立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倾角为θ的斜面体,斜面体的顶端有一光滑的定滑轮,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细绳将质量为M的盒子A与质量为m的物体B相连,现向A中缓慢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的拉力逐渐增大B.A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A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逐渐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是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A、B、C是电场中的三个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正电荷由B点静止释放,一定沿着电场线运动到C点
B.A点电势高于C点
C.负电荷在B点电势能大于在C点电势能
D.正电荷在B点加速度小于在A点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边长为L的均匀导线首尾相接制成的单匝正方形闭合线框abcd,总电阻为R.将其置于磁感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上方h处,如图所示.线框由静止自由下落后恰能匀速进入磁场,线框平面保持在竖直平面内,且cd边始终与水平的磁场边界平行.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线框刚进入磁场时,cd两端的电势差Ucd
(2)求线框的质量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能量守恒观点可知,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对于同一种金属而言,同颜色入射光的强度越大,飞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就越大
B.原子核越大,其结合能越大,则原子核越稳定
C.引入量子化观点的玻尔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所有原子的原子光谱
D.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通过对铀和含铀的矿石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2016年8月16日l时40分,我国在酒泉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如图所示为“墨子号”卫星在距离地球表面500km高的轨道上实现两地通信的示意图.若己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估算出“墨子号”所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
B.“墨子号”的周期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
C.工作时,两地发射和接受信号的雷达方向一直是固定的
D.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小于7.9k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某空间有一匀强电场,在电场中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O-xyz,M、N、P为电场中的三个点,M点的坐标(0,4L,0),N点的坐标为(3L,0,0),P点坐标为(0,0,4L),Q点的坐标为(3L,L,7L),Q点图中未画出.已知M、N和P点电势分别为0V、25V和16V,则Q点的电势为(  )
A.4VB.9VC.16VD.21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细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在O点正下方A处有一光滑圆钉,如图所示,今把小球拉到悬线呈水平后无初速度释放,当细线与圆钉相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
B.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
C.如果圆钉的位置越向下靠近小球,绳就越不容易断
D.如果圆钉的位置越向下靠近小球,绳就越容易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一正弦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交流电的频率是4Hz,有效值是10$\sqrt{2}$V,电压瞬时值u=20sin8πt(V),每秒钟电流方向改变8次.若将该交流电压加在r=100Ω的电阻两端,则电阻消耗的功率是2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