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______
A.发现了电子B.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爱因斯坦建立了质能方程D.发现某些元素具有天然放射现象
(2)如图所示,质量为3m、长度为L的木块静止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水平向右射入木块,穿出木块时速度变为.试求:
①子弹穿出木块后,木块的速度大小;
②子弹穿透木块的过程中,所受到平均阻力的大小.

【答案】分析: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是卢瑟福做的
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的意义.
选择正确的研究对象.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出等式解决问题.
根据能量守恒求解问题.
解答:解:(1)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故A错误.
B.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B正确.
C.爱因斯坦建立了质能方程与α粒子散射实验无关,故C错误.
D.发现某些元素具有天然放射现象与α粒子散射实验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2):①设子弹穿出木块后,木块的速度大小为移.设向右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①
解得:…②
②设子弹穿透木块的过程中,所受到平均阻力的大小为f.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③
联立②③式可得:
故答案为:(1)B
(2)①子弹穿出木块后,木块的速度大小为
②子弹穿透木块的过程中,所受到平均阻力的大小是
点评: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要清楚研究的对象和守恒条件
我们要清楚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以便从能量守恒角度解决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B.γ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不会发生偏转
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运动的加速度增大
D.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若当入射光频率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为2倍
(2)某宇航员在太空站内做了如下实验:选取两个质量分别为 mA=0.1kg、mB=0.2kg的小球 A、B和一根轻质短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小球A粘连,另一端与小球B接触而不粘连.现使小球A和B之间夹着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处于锁定状态,一起以速度v0=0.1m/s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突然解除锁定(解除锁定没有机械能损失),两球仍沿原直线运动,从弹簧与小球B刚刚分离开始计时,经时间t=3.0s,两球之间的距离增加了s=2.7m,求弹簧被锁定时的弹性势能E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1)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
 

A.发现了电子B.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爱因斯坦建立了质能方程D.发现某些元素具有天然放射现象
(2)如图所示,质量为3m、长度为L的木块静止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射入木块,穿出木块时速度变为
25
v0
.试求:
①子弹穿出木块后,木块的速度大小;
②子弹穿透木块的过程中,所受到平均阻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物理--选修3-5]
(1)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CE
ACE

A.普朗克引入能量子的概念,得出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并由此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具有能量
C.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D.物理学家们认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并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这一想法的正确性
E.卢瑟福利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
(2)如图所示,一质量M=2.0kg的长木板AB静止在水平面上,木板的左侧固定一半径R=0.60m的四分之一圆弧形轨道,轨道末端的切线水平,轨道与木板靠在一起,且末端高度与木板高度相同.现在将质量m=l.0kg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从弧形轨道顶端由静止释放,小铁块到达轨道底端时的速度v0=3.0m/s,最终小铁块和长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忽略长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取重力加速度g=l0m/s2.求
①小铁块在弧形轨道上滑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
②小铁块和长木板达到的共同速度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物理-选修3-5 ]

(1)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        

A.发现了电子                                 B.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爱因斯坦建立了质能方程            D.发现某些元素具有天然放射现象

(2)如图所示,质量为3m、长度为L的木块静止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射入木块,穿出木块时速度变为。试求:

①子弹穿出木块后,木块的速度大小;

②子弹穿透木块的过程中,所受到平均阻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