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13所示,长L=1.2 m、质量M=3 kg的木板静止放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质量m=1 kg、带电荷量q=+2.5×104 C的物块放在木板的上端,木板和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所在空间加有一个方向垂直斜面向下、场强E=4.0×104 N/C的匀强电场。现对木板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10.8 N。取g=10 m/s2,斜面足够长。求:                                     

(1)物块经多长时间离开木板;

(2)物块离开木板时木板获得的动能;

(3)物块在木板上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

图13

解析:(1)物块向下做加速运动,设其加速度为a1,木板的加速度为a2,则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物块:mgsin 37°-μ(mgcos 37°+qE)=ma1,代入数据,求得:a1=4.2 m/s2

对木板:Mgsin 37°+μ(mgcos 37°+qE)-FMa2,代入数据,求得:a2=3m/s2

a1t2a2t2L

得物块滑过木板所用时间t s。

(2)物块离开木板时木板的速度v2a2t=3 m/s。

其动能为Ek2Mv22=27 J。

(3)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为:

QFxμ(mgcos 37°+qEL=2.16 J。

答案:(1) s (2)27 J (3)2.16 J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届安徽省阜阳一中高三冲刺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6分)有一根圆台状匀质合金棒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猜测其电阻的大小与该合金棒的电阻率ρ、长度L和两底面直径d、D有关.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测量该合金棒电阻的实物电路如图所示(相关器材的参数已在图中标出),该合金棒的电阻约为几个欧姆.图中有一处连接不当的导线是________(用标注在导线旁的数字表示)。

(2)改正电路后,通过实验测得合金棒的电阻R=6.72 Ω.根据电阻定律计算电阻率为ρ、长为L、直径分别为d和D的圆台状合金棒的电阻分别为Rd=13.3 Ω、RD=3.38 Ω.他发现: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电阻R满足R2=Rd·RD,由此推断该圆台状合金棒的电阻R=________。(用ρ、L、d、D表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高三高考一轮复习第七章实验五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有一根圆台状匀质合金棒如图实-5-27甲所示,某同学猜测其电阻的大小与该合金棒的电阻率ρ、长度L和两底面直径d、D有关.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图实-5-27

(1)用游标卡尺测量合金棒的两底面直径d、D和长度L.图乙中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20

个等分刻度)的读数L=________cm.

(2)测量该合金棒电阻的实物电路如图丙所示(相关器材的参数已在图中标出).该合金棒

的电阻约为几个欧姆.图中有一处连接不当的导线是________.(用标注在导线旁的数字

表示)

(3)改正电路后,通过实验测得合金棒的电阻R=6.72 Ω,根据电阻定律计算电阻率为ρ、长为L、直径分别为d和D的圆柱状合金棒的电阻分别为Rd=13.3 Ω、RD=3.38 Ω.他发现: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电阻R满足R2=Rd·RD,由此推断该圆台状合金棒的电阻R=________.(用ρ、L、d、D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13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l=8cm,两板间距离d=8cm,A板比B板电势高300V,即UAB=300V。一带正电的粒子电量q=10-10?C,质量m=10-20?kg,从R点沿电场中心线垂直电场线飞入电场,初速度v0=2×106m/s,粒子飞出平行板电场后经过界面MNPS间的无电场区域后,进入固定在中心线上的O点的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区域(设界面PS右边点电荷的电场分布不受界面的影响)。已知两界面MNPS相距为L=12cm,粒子穿过界面PS最后垂直打在放置于中心线上的荧光屏EF上。求(静电力常数k=9×109?N·m2/C2

(1)粒子穿过界面PS时偏离中心线RO的距离多远?

(2)点电荷的电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13所示,AB两棒长均为L=1 m,A的下端和B的上端相距h=20 m,若AB同时运动,A做自由落体运动,B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v0=40 m/s.(g取10 m/s2)求:

(1)AB两棒何时相遇;

(2)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