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9?湛江二模)(1)在使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实验用的重锤质量m=0.02kg,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O点为实验中打下的第一点,如图1所示,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长度单位是cm,g取9.8m/s2.则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
0.97
0.97
m/s;从打下计数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锤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
0.0095
0.0095
J,动能的增加量△Ek=
0.0094
0.0094
J.(答案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图2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下面的表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弹簧弹力大小F/N 0 0.49 0.98 1.47 1.96 2.45
弹簧总长 x/cm 6 7.16 8.34 9.48 10.85 11.75
①根据实验数据在图2乙的坐标纸上已描出了前四次测量的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
总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点,请把第5、6次测量的数据对应的点描出来,并作出F-x图线.
②图线跟x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是
弹簧原长
弹簧原长

③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42N/m
42N/m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分析:(1)利用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来求B的速度大小,然后根据动能、势能定义进一步求得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
(2)①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然后作出图象.
②图线跟坐标轴交点,表示弹力为零时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原长.
③F-x图象的斜率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图象可以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解答:解:(1)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则B点的速度vB=
AC
2t
=
OC-OA
2t
=
0.0702-0.0314
2×0.02
=0.97m/s,
从打下计数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
重锤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mgh=0.02×9.8×0.0486≈0.0095J,
动能的增加量△Ek=
1
2
mvB2=
1
2
×0.02×0.972≈0.0094J;
(2)①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然后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②F-x图象与横坐标轴的交点,表示弹力为零时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原长.
所以图线跟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是弹簧的原长.
③由胡克定律f=kx可知,F-x图象的斜率是弹簧的劲度系数,
由图象可知,弹簧劲度系数k=
△F
△x
=
1.47
0.095-0.06
42N/m.
故答案为:(1)0.97;0.0095;0.0094;(2)①图象如图所示;②弹簧原长;③42N/m.
点评:(1)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2)应用描点法作图时,要将尽可能多的点画在直线上,少数的点尽可能平均的分布于直线两侧.在应用胡克定律时,要首先转化单位,要知道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的横坐标是弹簧的原长.知道图线的斜率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湛江二模)有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连接一只交流电流表,副线圈接入电路的匝数可以通过滑动触头Q调节,如图所示,在副线圈两输出端连接了定值电阻R0和滑动变阻器R,在原线圈上加一电压为U的交流电,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湛江二模)若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数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湛江二模)要测量一只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所备器材如下:

A.待测电压表V(量程3V,内阻未知)
B.电流表A(量程3A,内阻0.01Ω
C.定值电阻R(阻值2kΩ,额定电流50mA)
D.蓄电池E(电动势略小于3V,内阻不计)
E.多用电表
F.开关S1,S2导线若干
有一同学利用上述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1)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选用×100Ω倍率且操作方法正确.若这时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测量结果是
3000
3000
Ω.
(2)为了更精确地测出此电压表内阻,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电路,你认为其中较合理的电路图是

(3)用你选择的电路进行实验时,其实验步骤是:
闭合S1,再闭合S2,读得电压表为U1;断开S2,读得电压表示数为U2
闭合S1,再闭合S2,读得电压表为U1;断开S2,读得电压表示数为U2
.用上述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电压表的内阻Rv=
U
 
2
.R
U
 
1
-U
 
2
U
 
2
.R
U
 
1
-U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湛江二模)一个
 
235
92
U
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一种可能的核反应为
 
235
92
U
+
1
0
n
 
Z
A
X
+
94
38
Sr
+
2
1
0
n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湛江二模)物理学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常进行科学抽象,即抓住研究问题的主要特征,不考虑与当前研究问题无关或影响较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下列选项是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