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图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质点2、3、4,… 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t=T/4时,质点5刚要开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T/4时,质点5开始向下运动

B. tT/4时,质点3的加速度方向向下

C. tT/2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质点8的速度正在减小

D. tT/2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质点8的加速度正在减小

【答案】BC

【解析】A、tT/4时,质点5开始向上运动,A错误;

B、tT/4时,质点3受到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加速度方向向下,B正确;

CD、从tT/2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质点8正在从平衡位置向上运动,速度正在减小,加速度正在增大,C正确,D错误

故选:B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扩散现象就是布朗运动

B. 布朗运动是扩散现象的特例

C. 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热运动

D. 扩散现象、布朗运动和分子热运动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得剧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消除噪声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内燃机、通风机等在排放各种高速气体的过程中都发出噪声,干涉型消声器可以用来削弱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干涉型消声器的结构及气流运行如图所示,产生的波长为λ的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在声波到达a处时,分成两束相干波,它们分别通过r1和r2的路程,再在b处相遇,即可达到削弱噪声的目的。若Δr=r2-r1,则Δr等于(  )

A.波长λ的整数倍
B.波长λ的奇数倍
C.半波长的奇数倍
D.半波长的偶数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奥斯特最早引入了电场的概念

B.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出万有引力常量

C.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D.安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列横波在x轴上沿相反方向传播,如图所示,传播速度v=6 m/s,两列波的频率都是f=30 Hz,在t=0时,这两列波分别从左和右刚刚传到S1S2处,使S1S2都开始向上做简谐振动,S1的振幅为2 cm,S2的振幅也为2 cm,已知质点AS1S2的距离分别是S1A=2.25 m,S2A=4.25 m。

(1)判断在两波到达A点后A点的振动情况。
(2)若A点发生振动,求其在 s内通过的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厂家测试汽车性能时,测出了汽车沿平直公路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即x=10t﹣0.1t2(位移和时间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加速度为0.1 m/s2
B.该汽车做减速运动的时间为100 s
C.该汽车刹车瞬间的初速度大小为10 m/s
D.该汽车由刹车开始到停止运动所通过的路程为5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966年,在地球的上空完成了用动力学方法测质量的实验.实验时,用双子星号宇宙飞船m1去接触正在轨道上运行的火箭组m2(后者的发动机已熄火).接触以后,开动双子星号飞船的推进器,使飞船和火箭组共同加速.推进器的平均推力F=895N,推进器开动时间△t=7s.测出飞船和火箭组的速度变化△v=0.91m/s.已知双子星号飞船的质量m1=3400kg.由以上实验数据可测出火箭组的质量m2为( )
A.3400kg
B.3485kg
C.6265kg
D.6885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ABBC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53°37°。质量分 别为2mm的两滑块PQ,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轻质定滑轮连接,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滑块P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3,其他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sm53°=0.8 sm37°=0.6 滑块运动的过程中

A. Q动能的增加量等于轻绳对Q做的功

B. Q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P机械能的减少量

C. P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系统摩擦产生的热量

D. 两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g/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小车在橡皮条弹力的作用下被弹出,沿木板滑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适当垫高木板是为了
(2)通过打点计器的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观察发现纸带前面部分点迹疏密不匀,后面部分点迹比较均匀,通过纸带求小车速度时,应使用纸带的(填“全部”、“前面部分”或“后面部分”);
(3)若实验作了n次,所用橡皮条分别为1根、2根…n根,通过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v2…vn , 用W表示橡皮条对小车所做的功,作出的W﹣v2图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这说明W与v的关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